[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模块成组结构以及电池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1811.3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2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波;黄水生;洪秀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28 | 分类号: | H01M50/528;H01M50/502;H01M50/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佳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块 成组 结构 以及 模组 | ||
1.一种电池模块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电芯单体(1)、模块壳体(2)和汇流排(3),若干所述电芯单体(1)分别置于所述模块壳体(2)内且相互连接后形成一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的正负极耳分别与汇流排(3)连接;所述汇流排(3)包括外部连接段(32)和极耳连接段(31),所述极耳连接段(31)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极耳(11)连接,所述外部连接段(32)位于所述模块壳体(2)的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池模块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的正负极耳分别位于所述模块壳体(2)的相对两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正负极耳相连接的汇流排(3)的外部连接段(32)分别位于所述模块壳体(2)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池模块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的正负极耳分别位于所述模块壳体(2)的同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正极极耳相连接的汇流排(3)的外部连接段(32)分别位于所述模块壳体(2)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一种电池模块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呈L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一种电池模块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段(31)上开设有极耳通过孔(33),所述电池模块的极耳(11)穿过所述极耳通过孔(33)并与之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一种电池模块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壳体(2)上设有绝缘支架(5);
所述极耳连接段(3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34),所述绝缘支架(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34)配合定位的第一定位柱(51);或/和,所述绝缘支架(5)上还设有第二定位孔(52),所述模块壳体(2)底壁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孔(52)对应的第二定位柱(2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一种电池模块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壳体(2)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电池模块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电池模块的表面与所在容纳槽的端面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一种电池模块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壳体(2)底壁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设有流道(2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一种电池模块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体(1)在所述模块壳体(2)内设置至少一层,若干所述电芯单体(1)设置在所述模块壳体(2)内,所述汇流排(3)位于所述模块壳体(2)外侧。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成组结构,若干所述模块壳体(2)叠加设置,且若干所述模块壳体(2)内的电池模块的汇流排(3)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未经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18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