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拉速生产低碳低硅拉丝钢的连铸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60784.8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2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坤;傅余东;龙海山;钟立明;郭春光;聂金喜;刘学佳;肖毅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B22D11/055;B22D11/115;B22D11/18;B22D11/22;C21C5/28;C21C7/06;C22C33/06;B21C37/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赤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2 | 代理人: | 龚素琴 |
| 地址: | 5296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生 产低碳低硅 拉丝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拉速生产低碳低硅拉丝钢的连铸生产工艺,涉及炼钢连铸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转炉冶炼:将废钢和铁水加入转炉进行冶炼,过程中加入脱氧合金进行脱氧处理,然后挡渣出钢;S2、CAS吹氩站:将步骤S1冶炼后的钢水放入到CAS吹氩站进行喂线软吹处理,进一步脱氧,调整上台钢水温度;S3、连铸机浇注:将步骤S2中钢包运至回转台,回转台转动到浇注位置后,将钢水注入到中间包,中间包的钢水通过水口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本发明连铸工艺经过优化以后,低碳低硅钢坯冷却系统方面实现技术突破,事故率低,漏钢次数每月控制在≤1次,铸坯质量缺陷少,低倍缺陷评级控制≤3.0,拉速大幅度提升,产能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连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拉速生产低碳低硅拉丝钢的连铸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拉丝钢主要用于制作五金工艺品、碟碗架等,目前国内生产低碳低硅盘条的钢厂拉速低、生产效率慢,且低碳低硅盘条对成份控制要求高,有害元素越低越好。
但由于碳含量的控制范围接近包晶钢裂纹反应敏感区间,拉速越快,越容易发生漏钢事故,且连铸坯容易出现缩孔、裂纹、低倍柱状晶发达,且存在钢水全氧含量过高,钢中夹杂物多,在高速轧制后容易出现质量缺陷,不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国内连铸低碳低硅钢坯生产低碳低硅盘条时拉速普遍控制在3.m/min以下,新钢铁炼钢连铸工艺在未进行优化的前提下,平均拉速控制在2.8m/min,拉速低,产能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拉速生产低碳低硅拉丝钢的连铸生产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拉速生产低碳低硅拉丝钢的连铸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拉速生产低碳低硅拉丝钢的连铸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转炉冶炼:将废钢和铁水加入转炉进行冶炼,加入脱氧合金进行钢水脱氧、然后挡渣出钢;
S2、CAS吹氩站:将步骤S1冶炼后的钢水放入到CAS吹氩站进行喂线软吹处理,进一步脱氧,调整上台钢水温度;
S3、连铸机浇注:将步骤S2中的钢包运至回转台,回转台转动到连铸机浇注位置后,将钢水注入到中间包,中间包的钢水通过水口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
S4、低碳低硅钢坯的制备:利用结晶电磁搅拌技术进行搅拌处理,拉矫机与结晶震动装置将结晶器内的铸坯拉出,进行冷却处理,得到低碳低硅钢坯,并进行切割处理;
S5、加热炉加热处理:将步骤S4中切割后的低碳低硅钢坯放入封闭的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控制在950-1100℃,保温时间为1-2h;
S6、高速线材轧制:将步骤S5中加热后的低碳低硅钢坯在高速线材轧机轧制成直径为6.5-12mm的低碳低硅线材;
S7、吐丝处理:在吐丝机上将步骤S6中制备的低碳低硅线材卷成内径为1080mm的钢卷;
S8、斯太尔摩冷却和集卷处理:将步骤S7中吐丝后钢卷通过斯太尔摩线风机进行冷却处理,控制钢卷的组织转变,优化钢卷组织,达到集卷的效果;
S9、P/F线运输和检验:将步骤S8冷却和集卷后的低碳低硅钢坯利用P/F线进行运输,并进行检验处理;
S10、打捆和入库:将检验合格后的拉丝钢进行打捆处理,打捆处理完成后入库,实现低碳低硅拉丝钢的连铸生产工艺。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CAS吹氩站进行脱氧软吹处理,脱氧使用铝线和硅钙线,软吹时间≥3分钟。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冶炼后的钢液中的冶炼成分要求C、Mn、Si均采用窄范围控制,P、S有害元素含量控制要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07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