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速溶咖啡果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57908.7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4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萍;龚加顺;赵春燕;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杨青 |
| 地址: | 65020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溶 咖啡 果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速溶咖啡果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酶解法提取咖啡果水溶物,喷雾干燥法制备获得速溶咖啡果茶粉。本发明加工技术简单,所制备得到的速溶咖啡果茶粉为均匀粉末状,呈棕褐色,色泽均匀有光泽;具有浓郁的咖啡果香醇味,香气纯正,无异味;回甘明显。该产品溶解快,营养丰富,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食用方便,特别适合于产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速溶咖啡果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咖啡与茶叶、可可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作物。咖啡果外型像樱桃,呈鲜红色、果肉滋味甘甜,咖啡果内含一对种子,即咖啡豆。新鲜的咖啡樱桃每千克含有超过430克的咖啡樱桃果肉,果肉占咖啡浆果干物质近30%。全球每年平均生产1000万吨咖啡豆,产生了大量咖啡果肉副产物。国内咖啡种植分布于云南、海南、广西和广东等省,其中云南咖啡在中国占主导地位(98%以上)。据报道,2015年云南小粒咖啡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80万亩,产量达13万吨,但每加工1000kg鲜咖啡果,就有500kg左右的咖啡果肉副产品被当成垃圾废弃物处理。目前,这些加工副产物多用于工业生产酒精、农药或淀粉酶等的原料,较少应用于食品饮料中。作为咖啡果实的一部分,咖啡果肉含酚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类物质,营养成分较为丰富,且含有天然咖啡因。因此,充分合理利用咖啡生豆加工副产物,探讨咖啡浆果在食品饮料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对促进产业经济和环境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有报道将咖啡果肉加工成咖啡果茶、咖啡果酒、咖啡果醋等,但鲜有将咖啡果加工成速溶咖啡果茶粉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丰富的速溶咖啡果茶粉,所制备的速溶咖啡果茶粉为均匀粉末状,呈棕褐色,色泽均匀有光泽;具有浓郁的咖啡果香醇味,香气纯正,无异味,回甘明显。该产品溶解快、营养丰富,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食用方便,特别适合于产业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速溶咖啡果茶粉,制备步骤如下:咖啡果水溶物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获得速溶咖啡果茶粉。
进一步优选,咖啡果水溶物提取步骤如下:咖啡果与水的料液比为1:10(g:mL),果胶酶用量0.2~1.0%(按与水的体积比添加,即每100mL水中加入0.2~1.0g果胶酶),60℃酶解1h。
进一步优选,咖啡果水溶物提取步骤如下:咖啡果与水的料液比为1:10(g:mL),纤维素酶用量0.2~1.0%(按与水的体积比添加,即每100mL水中加入0.2~1.0g纤维素酶),50℃酶解1h。
进一步优选,咖啡果水溶物提取步骤如下:咖啡果与水的料液比为1:10(g:mL),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质量比3:1~1:3、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混合用量0.2~8.0%(按与水的体积比添加,即每100mL水中加入0.2~8.0g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混合酶),酶解pH 3.0~7.0、酶解温度30~50℃、酶解时间0.5~6h。
进一步优选,所述咖啡果为干咖啡果,经粉碎处理;咖啡果水溶物经过滤离心、减压浓缩至固形物含量5~25%,添加助干剂并充分溶解,喷雾干燥,得到速溶咖啡果茶粉。
进一步优选,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质量比1:2、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混合用量2.5%,酶解pH 3.5、酶解温度48℃、酶解时间2.5h。
进一步优选,咖啡果水溶物的固形物含量为18-20%;所述助干剂为麦芽糊精、β环状糊精、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助干剂为麦芽糊精,其添加量30-60%(按提取液固形物计算);助干剂为β环状糊精,其添加量6~12%;助干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其添加量4~10%。
进一步优选,助干剂麦芽糊精添加量为40%(按提取液固形物计算)。
进一步优选,喷雾干燥目标温度为140~165℃、喷雾干燥进料流量300~450mL/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7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