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3-氯苯并噻吩-2-酯基)六氟苯氧基)轴向取代硅酞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4456.7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4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彭亦如;黄秉成;黄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7/10 | 分类号: | C07F7/10;A61K41/00;A61P3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陈文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苯 噻吩 酯基 六氟苯氧基 轴向 取代 硅酞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配合物领域,尤其属于二‑((3‑氯苯并噻吩‑2‑酯基)六氟苯氧基)轴向取代硅酞菁制备的方法,该配合物作为光敏剂应用于光动力治疗细菌感染。本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3‑氯‑苯并噻吩‑2‑酯基六氟苯酚(简称为CBT‑OH)和二氯硅(Ⅳ)酞菁按照1:0.25~4比例在无水K2CO3存在下于甲苯中140℃混合搅拌,回流制备二‑((3‑氯苯并噻吩‑2‑酯基)六氟苯氧基)轴向取代硅酞菁。本发明不仅可以利用体积较大亲脂性氯苯并噻吩环结构分子的空间位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酞菁聚集体的形成,抑制聚集体形成,增加细菌细胞膜通透,使芳基噻吩轴向取代硅酞菁配合物成为一类具有应用潜力的光敏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合物领域,尤其属于二-((3-氯苯并噻吩-2-酯基)六氟苯氧基) 轴向取代硅酞菁制备的方法,该配合物作为光敏剂应用于光动力治疗细菌感染。
背景技术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治疗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的方法。光动力疗法机理匹配波长的光光敏剂分子产生单线态氧损伤细胞以及随后诱导细胞死亡。金属酞菁配合物由于结构稳定且易于修饰、最大吸收波长在600~800nm范围内、易于穿透人体组织、单线态氧量子产率高等优点,成为一类很有应用前景的第二代光敏剂。然而,由于酞菁分子之间存在容易聚集和细胞靶向能力有限,因此,设计合成不易聚集和具有细胞器靶向能力的酞菁光敏剂是我们的研究目标。
苯并噻吩支架是药物发现的优势结构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起到抗微生物、抗癌、抗炎、抗氧化、抗结核、抗糖尿病、抗惊厥剂等作用。针对酞菁分子易聚集和溶解度差等的问题,考虑在酞菁轴向位置引入独特的亲脂性氯苯并噻吩环结构,增加皮肤角质层的穿透能力,同时氯苯并噻吩结构与色氨酸中的吲哚环相似。会导致细菌细胞膜上出现通道和微孔,影响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因此,本专利将3-氯苯并噻吩以及六氟苯氧基引入酞菁,一方面赋予酞菁较大的空间位阻,阻止酞菁聚集体的形成并且提高其溶解度,另一方面将具有抗菌活性的氯苯并噻吩引入酞菁,有利于提高酞菁的选择性和光动力治疗效果。最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有关芳基噻吩轴向取代硅酞菁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二-((3-氯苯并噻吩-2-酯基)六氟苯氧基)轴向取代硅酞菁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提出一种二-((3-氯苯并噻吩-2-酯基)六氟苯氧基)轴向取代硅酞菁作为光动力疗法光敏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二-((3-氯苯并噻吩-2-酯基)六氟苯氧基)轴向取代硅酞菁:其亲脂性氯苯并噻吩环结构,增加皮肤角质层的穿透能力,同时氯苯并噻吩结构与色氨酸中的吲哚环相似。会导致细菌细胞膜上出现通道和微孔,影响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因此,本发明将3-氯苯并噻吩以及六氟苯氧基引入酞菁,一方面赋予酞菁较大的空间位阻,阻止酞菁聚集体的形成并且提高其溶解度,另一方面将具有抗菌活性的氯苯并噻吩引入酞菁,有利于提高酞菁的选择性和光动力治疗效果,使得二-((3-氯苯并噻吩-2-酯基)六氟苯氧基)轴向取代硅酞菁成为一类有应用潜力的光动力治疗光敏剂。
1)一种二-((3-氯苯并噻吩-2-酯基)六氟苯氧基)轴向取代硅酞菁,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二-((3-氯苯并噻吩-2-酯基)六氟苯氧基)取代硅酞菁;其结构式为:
2)本发明所述的二-(3-氯苯并噻吩-2-酯基)六氟苯氧基)(简称为 CBT-SiPc)轴向取代硅酞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氯-苯并噻吩-2-酯基六氟苯酚(简称为CBT-OH)和二氯硅(Ⅳ)酞菁按照1: 0.25~4比例在无水K2CO3存在下于甲苯中140℃混合搅拌,回流制备二-((3-氯苯并噻吩-2-酯基)六氟苯氧基)轴向取代硅酞菁。
上述步骤中3-氯-苯并噻吩-2-酯基六氟苯酚和二氯硅(Ⅳ)酞菁混合摩尔比为1:1,所述的回流,回流时间为:6~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44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