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研究酒精性骨重构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6535.3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2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24 | 分类号: | C12Q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范琳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肠道 研究 酒精性 骨重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酒精性骨重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研究酒精性骨重构的方法,人类排出粪便后,立即进行采集工作,通过对人们的粪便进行取样,然后将粪便样品放置在取样品中,8个取样瓶分别进行取样工作,然后将取样瓶放置在温度为45℃的环境中,通过针管吸取350μL‑600μL的粪便放置在离心管中,然后通过人工继续摇匀,然后通过无菌均质过滤袋中进行过滤工作;离心管上方通过橡胶密封盖密封;然后放入离心设备中;离心8次,然后将其置于温度为6℃低温离心分离洗涤4次,获得中间菌液层,即得到肠道菌群液;本发明中,然后通过研究肠道菌群可以鉴定是否是酒精诱导骨组织细胞异常代谢而导致骨稳态失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酒精性骨重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研究酒精性骨重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酒精和乙醛(一种内源性和酒精衍生代谢产物)会破坏染色体结构导致干细胞基因组突变,在全球范围内,酒精使用是导致死亡的第七大风险因素,在15-49岁人群中,女性死亡率约3.8%和男性死亡率约12.2%可归因于酒精使用,长期酒精摄入可导致肝、肾、心、脑、骨和骨骼肌肉等诸多损伤,已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之一,酒精摄入对骨密度和骨量的影响与饮酒剂量、饮酒年限、饮酒频率以及其他危险因素等有关,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骨代谢紊乱、骨量丢失、骨微观结构改变致使骨生物力学性能异常,酒精性骨重构以全身骨质和骨量异常为特征,是酒精诱导骨组织细胞异常代谢而导致骨稳态失衡的综合反映,表现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活性和功能异常,破坏了成骨/破骨生理平衡,是酒精性骨坏死、酒精性骨质疏松症等的共同病理过程,酒精性骨重构是酒精性骨病病理进程的核心,是阐释酒精对骨代谢影响的核心环节,而现实生活中酒精性骨重构不易鉴定,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研究酒精性骨重构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研究酒精性骨重构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研究酒精性骨重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人类排出粪便后,立即进行采集工作,通过对人们的粪便进行取样,然后将粪便样品放置在取样品中,3-8个取样瓶分别进行取样工作,然后将取样瓶放置在温度为20-50℃的环境中;
步骤2:所述粪便中放置保持液,保持液的成分为:0.23-0.57M的EDTA,1.2-3.25的NaCl,0.15-0.8M的Tris;
步骤3:粪便运输至实验室时,通过针管吸取350μL-600μL的粪便放置在离心管中,然后通过人工继续摇匀,然后通过无菌均质过滤袋中进行过滤工作;离心管上方通过橡胶密封盖密封;
步骤4:然后放入离心设备中;离心3-8次,然后将其置于温度为2-6℃低温离心分离洗涤2-5次,其离心分离洗涤时,弃去离心管中清澈透明,在显微镜下管观察没视野极少细菌的上清液和下层固体杂质,而将呈白色且稀释7倍后显微镜下观察没视野细菌多至无法计算的中间层菌层保留,获得中间菌液层,即得到肠道菌群液。
优选的,所述每个取样品内部均装有10-20ml的粪便,且取样瓶采用人工均匀摇动4-10min,每个取样瓶上方采用密封塞密封,取样瓶采用光滑的透明的玻璃管。
优选的,将装有粪便样本的离心管在4000-13000rpm条件下离心3-7min,保留沉淀,去除上清液。
优选的,所述均质过滤袋内部设有滤膜夹层,滤膜夹层上的滤膜孔孔径范围在0.095mm-0.35mm之间。
优选的,将均质过滤液用稀释液稀释,稀释液采用无菌水或者生理盐水,最后采用拍打式均质器均质,样品均质过滤后,制得均质过滤液;
优选的,所述离心分离洗涤操作前,采用分级过滤器进行,分级过滤器中过滤网的孔径从大到小在0.15-0.5范围内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65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