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交加窗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主动干扰抵消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2614.7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5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代光发;陈少平;饶文贵;王勤;杨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2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加 正交 频分复用 系统 主动 干扰 抵消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正交加窗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主动干扰抵消方法及应用,正交加窗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所述发送机包括串并转换模块、符号映射模块、子载波映射模块、多载波调制模块、并串转换模块、正交加窗模块、正交主动频谱泄漏抵消模块、上变频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正交加窗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应用了波形滚降速度可变的主动干扰抵消技术,能够在不产生任何子载波间干扰的条件下,更有效抑制信号的频谱泄漏,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谱泄漏降低到‑75dB以下,从而提高无线通信系统频谱效率;同时还显著改善了主动干扰抵消方法的能量效率,和减少了计算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交加窗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主动干扰抵消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带宽无线通信面临严重的频谱资源不足的问题,在带宽无线通信中广泛采用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OFDM)却又存在频谱泄漏严重,降低了频谱效率。抑制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频谱旁瓣泄漏,对于提高无线频谱效率和缓解无线频谱资源不足有重要意义。
抑制OFDM信号的频谱泄漏的方法主要包括加窗法和主动干扰抵消方法(AIC),也可以把它们结合起来使用。其中已有的非正交主动干扰抵消存在较严重的干扰系统内数据子载波的缺点;而已有的正交主动干扰抵消虽然对系统内数据子载波不造成干扰,但其旁瓣抑制效果不足;另外,M.S.El-Saadany,A.F.Shalash,and M.Abdallah,“Revisitingactive cancellation carriers for shaping the spectrum of OFDM-based CognitiveRadios”in Sarnoff Symposium,2009.SARNOFF’09.IEEE,2009,pp.1-5将加窗方法与主动干扰抵消方法相结合,对旁瓣抑制效果的进改有限。
此外,已有的主动干扰抵消方法还存在能量效率偏低,且所使用的主动干扰抵消信号数量较多,因此计算量也较大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已有的正交主动干扰抵消虽然对系统内数据子载波不造成干扰,但其旁瓣抑制效果不足。
(2)现有技术将加窗方法与主动干扰抵消方法相结合,对旁瓣抑制效果的进改有限。
(3)常规的加窗方法是先对OFDM信号添加循环前缀(CP)后再加窗,加窗过程不影响已有的OFDM数据部分和CP部分,但是这样加窗后的数据子载波就互相不再正交了,再进一步应用主动干扰抵消的效果就不太好。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点为:
(1)找到主动干扰抵消与加窗最有效的结合的方法;
(2)加窗一般都会影响子载波间的正交性,进一步影响干扰抵消的效率。正交加窗,特别是滚降因子动态可变的正交加窗可以有效解决主动干扰抵消与加窗高效结合的关键难点问题。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
建立了新的正交加窗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从而大大降低频谱泄漏,提高的无线频谱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对其它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交加窗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主动干扰抵消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正交加窗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所述正交加窗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所述发送机包括串并转换模块、符号映射模块、子载波映射模块、多载波调制模块、并串转换模块、正交加窗模块、正交主动频谱泄漏抵消模块、上变频模块。
串并转换模块,用于将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
符号映射模块,用于将二进制信息映射为多进制的通信星座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民族大学,未经中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26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