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唾液中的蛋白组合物快速检测人体疲劳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440648.2 申请日: 2020-12-08
公开(公告)号: CN112730270A 公开(公告)日: 2021-04-30
发明(设计)人: 许岩丽;尹天露;高晓欢;席爱萍;赵朝贤;丁敏;苏县辉;宋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工程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1/25 分类号: G01N21/25;G01N1/38;G01N30/02;G01N30/06;A61B5/369;G16H50/30
代理公司: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代理人: 张明月
地址: 056038 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唾液 中的 蛋白 组合 快速 检测 人体 疲劳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唾液中的蛋白组合物快速检测人体疲劳的方法,属于人体疲劳检测技术领域,通过测定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和免疫球蛋白K的含量确定人体的疲劳状态;所述唾液淀粉酶和免疫球蛋白K的含量与人体的疲劳状态为正相关关系。本发明是一种非侵入式的疲劳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利用在人体处于疲劳状态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特异性且含量与疲劳程度正相关的蛋白标组合物判定人体是否疲劳以及疲劳的程度,能够准确、简单、快捷地测定人体疲劳程度,且不会破坏人体组织,具有无创、无痛的优点,社会意义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唾液中的蛋白组合物快速检测人体疲劳的方法,属于人体疲劳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工作强度、精密度、独立作业程度越来越高、车辆急速增加的当今社会,存在着易使职业人员过度疲劳的大环境,这种脑力疲劳与体力疲劳相结合的疲劳,区别于亚健康,也区别于由于各种疾病引起的病理性疲劳。WHO对58个国家资料统计表明,无论是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意外伤害都是前五位的死因之一,其中疲劳是引发交通意外伤害和职业场所伤害的重要原因。

我国每年因疲劳而死亡的人数多达60万,导致早亡的寿命损失大于任何一种疾病,这些“不起眼”的疲劳,往往给我们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疲劳造成的直接、间接总体损失和社会代价巨大,目前世界各国对违反交通规则、超速、饮酒等交通事故危险因素都有明确的管理条例和监管措施,但对于其中造成25%-30%交通事故的疲劳这一主要危险因素,全世界至今没有好的检测和控制方法。虽然Fukuda等制定了诊断疲劳标准被国际医学界公认为金标准,以及脑电图Theta波、心电图HF及LF/HF的比率变化等,但这些诊断是用于临床上的疲劳判断,而且多是有创的血样采集,都不能用于现场快速准确的疲劳识别;若能参照检测酒驾的方法建立疲劳的准确、快速识别方法,对有效预防和减少因疲劳导致的生命和安全隐患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唾液中的蛋白组合物快速检测人体疲劳的方法,用于快速、简便、准确地检测人体的疲劳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唾液中的蛋白组合物快速检测人体疲劳的方法,通过测定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和免疫球蛋白K的含量确定人体的疲劳状态;所述唾液淀粉酶和免疫球蛋白K的含量与人体的疲劳状态为正相关关系。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先用比色法检测唾液稀释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初步得到人体的疲劳状态的结论;所述比色法优选光电比色法。再用高通量的液相-质谱联用方法检测唾液制备液的免疫球蛋白K的含量,得到人体的疲劳状态的结论;二者结论一致,最终确定人体的疲劳状态的结论。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唾液的收集时受试人要先用生理盐水漱口三次,再用清水漱口三次,然后收集唾液;所述唾液收集量不少于1mL。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唾液稀释液的配制方法为取0.1ml新鲜唾液用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100倍。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唾液制备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唾液进行离心处理得到上清液,向上清液中滴入蛋白质提取剂后冷冻一段时间,得到冷冻液;将冷冻液进行离心处理,取出下层液并再次冷冻,得到蛋白干粉;将蛋白干粉溶于水化液中,并离心处理,制得唾液制备液。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为6.5~7.5,且其中含8~10mmol/L的磷酸氢二钠和2~5mmol/L的磷酸二氢钾。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新鲜唾液储存时需加入蛋白酶抑制剂,所述蛋白酶抑制剂为亮肽素、抗痛素、糜蛋白酶抑素、抑弹性蛋白酶醛、抑胃蛋白酶素、磷酰胺素的混合物,储存温度为-80~-70℃。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初步得到的结论与最终得到的结论不一致时,结果无效,重复进行唾液淀粉酶和免疫球蛋白K的含量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程大学,未经河北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06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