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驾驶车转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7384.5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7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段付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15/00 | 分类号: | B62D15/00;B62D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驾驶 转向 装置 | ||
1.一种无人驾驶车转向装置,包括带动杆(11)、带动转体(22)、衔接盘(33)、托杆(44),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转体(22)活动连接于带动杆(11)的首尾两端,所述带动转体(22)固定于托杆(44)两端,所述带动转体(22)与衔接盘(33)相衔接且活动连接,所述带动转体(22)包括外固壳(201)、隔空口(202)、转动体(203),所述隔空口(202)与外固壳(2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体(203)贯穿于外固壳(201)内部且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人驾驶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203)包括带轴(001)、动力托杆(002)、主转体(003),所述带轴(001)贯穿于动力托杆(002)内部,所述动力托杆(002)远离带轴(001)的一端与主转体(00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人驾驶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体(003)包括外隔壳(111)、外推体(112)、隔空口(113)、内固柱(114),所述外推体(112)与内固柱(114)转动连接,所述外推体(112)抵靠外隔壳(111)内壁且活动连接,所述隔空口(113)与外隔壳(111)为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人驾驶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推体(112)包括展体(e01)、裹条(e02)、弹性胶条(e03),所述弹性胶条(e03)贴合于两个裹条(e02)之间,所述裹条(e02)与展体(e0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人驾驶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体(e01)包括主球(w01)、外裹体(w02)、内硬角块(w03),所述内硬角块(w03)嵌入于外裹体(w02)内部,所述外裹体(w02)固定于主球(w01)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人驾驶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球(w01)包括外接壳(s11)、内口(s12)、扭体(s13)、中固体(s14),所述扭体(s13)固定于中固体(s14)外表,所述扭体(s13)远离中固体(s14)的一端与外接壳(s11)相连接,所述内口(s12)置于外接壳(s11)与中固体(s1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人驾驶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体(s13)包括扭节块(511)、胶软体(512)、固头(513),所述胶软体(512)固定于两个扭节块(511)之间,所述扭节块(511)与固头(513)为一体化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人驾驶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无人驾驶车转向装置:所述扭节块(511)包括外弹层(x11)、硬隔体(x12)、内隔芯(x13),所述内隔芯(x13)外表面包裹有硬隔体(x12),所述硬隔体(x12)贴合于外弹层(x11)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73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