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潮间带生态牡蛎礁系统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31745.5 | 申请日: | 202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4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顾晨;俞演名;董舒迪;陈晓军;戴文安;黄伟斌;陆知耐;陈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1/73 | 分类号: | A01K61/73;A01K61/5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潮间带 生态 牡蛎 系统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潮间带生态牡蛎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牡蛎礁礁体的构建:
(1)牡蛎礁单元母体制作:采用建筑材料制成六棱柱型牡蛎礁单元母体,且牡蛎礁单元母体为镂空结构;
(2)牡蛎礁单元子体制作:在可生物降解的网状条型袋内部至少填充废弃贝壳以及岩石碎料;
(3)牡蛎礁礁体制作:将若干牡蛎礁单元母体堆砌形成具有一定体积大小的蜂窝状结构,且通过连接绳将牡蛎礁单元子体嵌合于该蜂窝状结构的内外表面,形成牡蛎礁礁体;
(4)重复上述步骤(3),制作多个体积相同或不同的牡蛎礁礁体,用于构建生态牡蛎礁系统;
牡蛎礁礁体的培育:
(a)将上述步骤(4)制备的牡蛎礁礁体不等数量放置于实验室或水产养殖区的培养箱中进行育苗培养;
(b)将实验室收集到的受精卵培育至长出触角可以附着时,放置于上述步骤(a)培养箱中牡蛎礁礁体上,培养至成熟稳定;
牡蛎礁礁体的投放:
将培养箱中的牡蛎礁体培养成熟稳定后,于每年牡蛎繁殖期前约3月份投放于目标海域潮间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间带生态牡蛎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牡蛎礁单元母体的每一个侧面均开设有若干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潮间带生态牡蛎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沿所述牡蛎礁单元母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间带生态牡蛎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后的牡蛎礁礁体目标投放海域为牡蛎含量小于5%的海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间带生态牡蛎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牡蛎礁礁体投放应在低潮期进行打桩固定的投放方式,其目标海域为2~6米的潮间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间带生态牡蛎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牡蛎礁单元母体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间带生态牡蛎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条型袋为可生物降解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间带生态牡蛎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为棕绳或可降解线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17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