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的管道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0486.4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4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赵陈;董明海;汪嘉梁;骆佳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7D5/00 | 分类号: | F17D5/00;G01N29/04;G01N29/265;G01B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管道 检测 装置 | ||
一种多功能的管道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杆、检测器以及驱动机构,左定位架和右定位架,检测杆的一端与左定位架转动连接,检测杆的另一端轴向穿过待检测管道的内腔与右定位架转动连接,左定位架或右定位架上设置驱动装置,检测器设置于检测杆的中部,检测器上设置能检测待检测管道内壁平整度、焊接缝精度以及焊接管道同心度的检测仪,所述检测仪通过信号与位于待检测管道外的检测设备相连接,在所述左定位架上设置有能上下移动而调节检测杆左端高度的左调节装置,在所述右定位架上设置有能上下移动而调节检测杆右端高度的右调节装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检测功能多样,能应用在不同管径的管道检测中,并且安装、检测方便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检测装置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多功能的管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410709034.8名称为《管道内壁垢检测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管道内壁垢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检测臂、第二检测臂和支撑轮,所述第一检测臂和第二检测臂设置在壳体上,所述第一检测臂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与固定设置在壳体内的螺母相啮合,所述丝杆由步进电机驱动,所述丝杆的端部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步进电机开闭的行程开关,所述第二检测臂上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支撑轮设置在壳体的下方沿其轴线对称分布。该发明结构简单,能较为准确地测量出管道内壁垢的厚度以及掌握管道内壁不同部位的影像资料,使得检测结果较为全面、精确。然而,该装置通过丝杆旋转调节测量处的伸出长度以测量管道内壁垢的厚度,丝杆伸出壳体后缩回需要时间,无法实现沿管道径向的持续测量,而且该装置对于不同管径的管道测量调整不方便,应用范围较小,并且测试功能少,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设计结构巧妙,能对不同管径的管道进行检测,并且检测时能对管道内壁平整度、焊接缝精度以及管道同心度同时进行检测,且检测精度高,检测十分方便的多功能的管道检测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多功能的管道检测装置,包括有检测杆、设置在检测杆上的检测器以及能驱动检测器作轴向来回移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有能放置于待检测管道左端开口处的左定位架和能放置于待检测管道右端开口处的右定位架,所述检测杆的一端与左定位架转动连接,所述检测杆的另一端轴向穿过待检测管道的内腔与右定位架转动连接,所述左定位架或右定位架上设置有能驱动检测杆转动的驱动装置,当驱动装置安装于左定位架上时检测杆的右端与右定位架上的从动轮相连接,当驱动装置安装于右定位架上时检测杆的左端与左定位架上的从动轮相连接,所述检测器设置于检测杆的中部,所述检测器上设置能检测待检测管道内壁平整度、焊接缝精度以及焊接管道同心度的检测仪,所述检测仪通过信号与位于待检测管道外的检测设备相连接,在所述左定位架上设置有能上下移动而调节检测杆左端高度的左调节装置,在所述右定位架上设置有能上下移动而调节检测杆右端高度的右调节装置。
作为改进,所述检测器包括至少一组对称设置的焊缝检测器和至少一组对称设置的精度检测器,所述焊缝检测器和精度检测器均为弹性杆,任一弹性杆的一端经传动块连接在检测杆上,任一弹性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能保持顶触在管道内壁上并能相对管道内壁移动,所述传动块能随检测杆转动并能由驱动机构驱动沿管道轴向移动,所述检测仪包括红外线扫描器和超声波收发器,所述红外线扫描器设置在焊缝检测器的连接板上,所述超声波收发器设置在精度检测器的连接板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杆包括筒体、弹簧和穿置在筒体中的杆体,所述连接板与杆体相连接并能沿杆体滑动,所述弹簧套置在杆体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板相连接并将连接板顶至杆体,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筒体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筒体中还设置有能调节杆体伸出长度使万向轮保持顶触在管道内壁上的长度调节机构。
进一步改进,在精度检测器的连接板上设置有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分别设置在连接板对应的四个板体角上,所述超声波收发器位于四个万向轮之间的连接板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04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