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状态智能监测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30180.9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9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戴泽华;张连连;郭伟;张玉瑾;侯凤武;葛宇;吉高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泽华 |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G01D11/24;G01D11/30;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夏鹏 |
| 地址: | 075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机电设备 状态 智能 监测器 | ||
本发明属于机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状态智能监测器,包括箱体、固定框和箱体内部的监测系统,所述箱体的底面与固定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固定框的底面固定镶嵌有底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右端贯穿至固定框的右侧面并固定连接有转把。本发明能够降低监测器发生碰撞时而造成的损坏的现象,具有更好的防护效果,能够提高了监测器在放置后的稳定性,避免发生移动,能够避免监测器的系统程序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系统程序不兼容的现象,具有更加灵活的兼容性和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状态智能监测器。
背景技术
机电设备一般指机械、电器及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建筑中多指除土工、木工、钢筋、泥水之外的机械、管道设备的统称,它不同于五金,多指能实现一定功能的成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建筑上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大的概念,涉及到的学科和专业较多,包括工业、民用、公用工程中的各类设备、给排水、电气、采暖、通风、消防、通信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虽有它的固有特征,但其通用性也很强,其施工活动从设备采购开始、涉及到安装、调试、生产运行、竣工验收各个阶段,最终是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目标,尤其时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大部分的高速公路机电设备都具有警示作用,但是因为其长期在户外较远的位置使用,它的工作状态尤为重要机电设备,适用于工控环境的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大都安装在室外,每隔一定的时间就需要对其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工作人员会携带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状态监测器到指定地点,以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在室外携带监测器时很容易发生碰撞,由于监测器的箱体通常没有设置防护装置,导致机监测器在携带时容易发生碰撞而损坏,通常,监测器的箱体的底部都安装有行走轮,当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放置时,监测器的箱体很容易发生移动,造成稳定性不佳,需要借助其他物品进行阻挡,颇为麻烦,另外,随着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改进和创新,目前的监测器的系统程序很有可能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系统程序不兼容,导致监测器无法使用。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状态智能监测器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状态智能监测器。其优点在于能够降低监测器发生碰撞时而造成的损坏的现象,具有更好的防护效果,能够提高了监测器在放置后的稳定性,避免发生移动,能够避免监测器的系统程序与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系统程序不兼容的现象,具有更加灵活的兼容性和适用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状态智能监测器,包括箱体、固定框和箱体内部的监测系统,所述箱体的底面与固定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固定框的底面固定镶嵌有底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右端贯穿至固定框的右侧面并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移动块,每个所述移动块的内部均固定镶嵌有螺纹管,且螺纹管螺纹套接于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每个所述移动块的底面均通过销轴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正下方设有移动板,每个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均与移动板的上表面相铰接,所述移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腿,每个所述支撑腿的底面均贯穿底框并延伸至底框的下方,所述箱体的正面安装有箱门,所述箱体上表面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防护装置;
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单片机监测模块,所述单片机监测模块电连接有储存模块、单片机烧录器、液晶触控屏、声光报警器、DVI接口和USB接口,所述单片机烧录器电连接有烧录器串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泽华,未经戴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0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