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磨浆系统和循环磨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9203.4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4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帆;王传彭;刘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亿尚同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65 | 分类号: | A23L11/65;A23L1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冯妙娜 |
地址: | 251401 山东省济南市先行区崔寨街道***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循环磨浆系统和磨浆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循环磨浆系统通过多级循环研磨、多级分离过滤和煮浆过程,实现原料如大豆的全豆磨浆,不产生豆渣,原料利用率高、研磨效率高;该循环磨浆系统为封闭体系避免了污染,更易于控制食品安全,同时节省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适于规模化生产;使用该多级循环磨浆系统和磨浆方法制得的浆液如豆浆营养丰富、口感细腻丝滑。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循环磨浆系统和循环磨浆方法,属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应用较为普遍的制浆方法为生浆法,这是由于生浆法工艺操作简 单、效率高和易过滤,但会导致大量豆渣丢弃,且豆渣中营养成分含量较高。 国内应用较为普遍的磨浆方法为采用多个磨浆机组合的方式进行磨浆,这种方 式通过多次研磨以达到充分磨浆的目的,但却具有占用场地、消耗能源、设备 成本高等问题。
CN 103533847 A公布了一种豆浆制作方法,将浸渍的大豆经多级磨碎并将 该磨碎液多级过滤回收的低浓度豆浆循环利用生产豆浆的方法,这一方法减少 了磨浆后产生的豆渣的量,并且能够提高豆渣中营养成分提取率。但该制浆方 法是将粉碎后的磨碎液再进行多级粉碎,磨碎液的组成大多是生浆,对生浆进 行多次重复磨碎处理基本无效果,并且生浆的浓度较高,不利于豆渣中营养成 分的溶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循环磨浆系统和循环磨浆方法,该 循环磨浆系统通过多级循环研磨、多级分离过滤和煮浆过程,实现原料如大豆 的全豆磨浆,不产生豆渣,原料利用率高、研磨效率高;该循环磨浆系统为封 闭体系避免了污染,更易于控制食品安全,同时节省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适于规模化生产;使用该多级循环磨浆系统制得的浆液如豆浆营养丰富、口感 细腻丝滑。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循环磨浆系统,该磨浆系统包括:
磨浆装置,所述磨浆装置包括形成研磨间隙的磨浆组件和与所述研磨缝隙 连通的原料入口和研磨浆渣出口;
磨浆分离组件,所述磨浆分离组件包括设置磨浆分离组件入口、磨浆出浆 口和磨浆出渣口的磨浆分离单元,所述研磨浆渣出口与所述磨浆分离组件入口 连通,所述磨浆出渣口与所述研磨缝隙连通;
煮浆装置,所述煮浆装置包括形成煮浆腔的煮浆主体和与所述煮浆腔连通 的煮浆浆渣入口和煮浆浆渣出口,所述磨浆出浆口与所述煮浆浆渣入口连通; 和
煮浆分离组件,所述煮浆分离组件包括设置煮浆分离组件入口、煮浆出浆 口和煮浆出渣口的煮浆分离单元,所述煮浆浆渣出口与所述煮浆分离组件入口 连通,所述煮浆出渣口与所述研磨缝隙连通;
所述磨浆装置、磨浆分离组件、煮浆装置和煮浆分离组件如此设置使得原 料从原料入口进入循环磨浆系统制成浆液从煮浆出浆口排出。
在生产全豆豆浆的工艺中,磨浆之后不进行浆渣分离,即使磨浆很充分, 其中仍存有一定量的豆渣,再经过煮浆环节后,由于豆渣颗粒预热膨胀的作用, 豆渣的粒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因此在煮浆环节之后,进行浆渣过滤,滤掉 的豆渣再次进入磨浆装置中进行研磨,将十分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保留豆浆大豆 中的营养物质,同时,除掉豆渣后的熟浆爽滑感会增强,对提升全豆豆浆的品 质作用极大。
可选地,所述磨浆分离单元包括磨浆分离芯,所述磨浆分离芯为20-180 目的滤网结构或;
所述煮浆分离单元包括煮浆分离芯,所述煮浆分离芯为20-180目的滤网 结构。
可选地,所述磨浆分离组件设置在所述磨浆装置的原料入口的顶部,所述 磨浆出渣口与所述原料入口连接,如此设置使得浆渣混合物经磨浆分离组件分 离后得到的渣料流入原料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亿尚同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亿尚同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92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