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支点置换为顶升油缸的钢桁架同步分级卸载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28972.2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2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桑秀兴;王益民;陈硕晖;张铭;齐翰;杨硕;唐晓冬;齐云轩;邵明星;高源;焦冉;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 |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点 置换 顶升油缸 桁架 同步 分级 卸载 方法 | ||
一种双支点置换为顶升油缸的钢桁架同步分级卸载方法,括以下步骤:S1,安装支撑体系;S2,安装顶升油缸;S3,回顶至计算反力;S4,转换支撑;S5,同步分级卸载;S6,拆除顶升油缸及支撑体系。本发明提供了更靠平稳、更加精准、更加安全的卸载方法,特别适用高承载力的超大跨度整体受力桁架的卸载工作,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卸载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支点置换为顶升油缸的钢桁架同步分级卸载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会展场馆类建筑迅速发展,全国超10万平米的室内展馆已达30余座。会展场馆为获取室内超大空间,多采用双向正交转换钢桁架体系,在施工方法上往往采用整体提升、分块提升或高空原位安装方法。转换钢桁架自重大,向上托举上部结构,向下提供无柱空间,受力复杂,施工要做到万无一失,采用高空原位安装方法施工的双向正交转换钢桁架在卸载过程中,各支撑点应下降平缓、均匀、精准,由多点支撑向自主站立缓慢过渡。签于此,在进行双向正交转换钢桁架卸载时急需一种同步卸载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支点置换为顶升油缸的钢桁架同步分级卸载方法,要解决双向正交转换钢桁架卸载过程中,因卸载不平缓不均匀不精准,而引起支撑体系桁架杆件、节点应力突变,甚至造成支撑体系崩塌,杆件或节点破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支点置换为顶升油缸的钢桁架同步分级卸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括以下步骤:
S1,安装支撑体系:自下而上顺次安装土工支撑、转换钢板、过渡钢梁和顶升油缸,在所述顶升油缸两侧、过渡钢梁上对称安装支撑钢管;
S2,安装顶升油缸:以两侧支撑钢管为双支点,安装并焊接双向正交钢桁架,焊接完成后,安装顶升油缸及其顶面的传力钢板;
S3,回顶至计算反力:顶升油缸通过泵管与液压泵站相连,所述液压泵站通过数据线顺次与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柜控制相连,计算机控制柜控制多个顶升油缸逐级回顶,加载至双向正交钢桁架底部支撑点计算反力,根据支撑点反力的0.1、0.2、0.3、0.4、0.5、0.6、0.7、0.8、0.9、1.0倍逐级加压,每升一级压力的操作时间不短于10min,且在每级压力上持压5min;
S4,转换支撑:顶升油缸回顶加载完毕后,拆除双支点,双向正交钢桁架由双支点转换为由顶升油缸进行支撑;
S5,同步分级卸载:顶升油缸分5级等比例同步卸载,每次卸载支撑点反力的20%,每级卸载完成后桁架静置2小时再进行下一级卸载,最后一级卸载完成后,钢桁架结构静置24小时,进行沉降值观测、记录及数据分析;
S6,拆除顶升油缸及支撑体系:拆除顶升油缸及支撑体系,双向正交转换钢桁架同步分级卸载完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钢管直径为377~400mm,壁厚为14~16mm,两支撑钢管之间净距为600~700mm。
进一步地,所述土工支撑直径为609~620mm,壁厚为16~18钢管,上下螺栓连接有厚度为20mm的法兰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传力钢板厚度为40~45mm,转换钢板厚度为20~25mm。
此外,所述过渡钢梁为HW400×400型钢,下部连接在上部所述法兰钢板上,顶面用于支撑双支点。
更加优选地,所述顶升油缸额定载荷200~400t,行程60~2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8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岩爆洞段初期支护方法及支护锚杆结构
- 下一篇:一种管件锁丝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