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SP串口的离线加载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28927.7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3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王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燕航空仪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8/654 | 分类号: | G06F8/65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 地址: | 723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sp 串口 离线 加载 方法 | ||
1.一种基于DSP串口的离线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上位机通过上位机加载控制模块基于主机串口加载模块对DSP板发送串口加载指令;
S2,DSP板对串口加载指令响应后,上位机通过上位机加载控制模块基于主机串口加载模块将目标文件发送给DSP板;
S3,DSP板接收到待加载的目标文件后,通过DSP板下的二级BootLoader引导模块对待加载的目标文件进行引导,并将待加载的目标文件从FLASH拷贝至RAM中自动运行,并通过主机串口加载模块对上位机中的上位机加载控制模块进行回复,完成离线加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SP串口的离线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二级BootLoader引导模块对加载文件进行引导,包括以下步骤:
A1,DSP的二级Bootloader将引导程序代码从CE1空间处拷贝到DSP内RAM地址0处;
A2,二级Bootloader将程序完成的拷贝到运行地址空间处,拷贝结束后,二级Bootloader调至c_int00()函数;
A3,建立C语言的运行环境;
A4,进入main()函数的执行入口,完成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DSP串口的离线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1中,DSP型号为TMS320C6713B,将1KB二级BootLoader引导程序代码从CE1空间处拷贝到DSP内RAM地址0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DSP串口的离线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串口加载模块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B1,在步骤S1中,主机串口加载模块接收上位机发送的加载指令;
B2,在步骤S2中,主机串口加载模块对上位机反馈DSP板的响应,并且主机串口加载模块接收上位机发送的目标文件,并发送至DSP板;
B3,在步骤S3中,主机串口加载模块将DSP板离线加载情况反馈至上位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DSP串口的离线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2中,所述目标文件包括字符串包头、数据包、当前分包序号、当前有效负载总长度和校验码,所述主机串口加载模块对目标文件进行计算和校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DSP串口的离线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3中,主机串口加载模块将DSP板的总扇区数反馈至上位机,并计算目标文件所需扇区数,当所需扇区数大于或等于总扇区数时,DSP板二级BootLoader引导模块退出擦除Flash命令,当所需扇区数小于总扇区数时,对扇区进行擦除并进行Flash烧写,烧写完毕后对上位机回复烧写完成命令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DSP串口的离线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加载控制模块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C1,在步骤S1中,上位机加载控制模块通过主机串口加载模块对DSP板发送开始加载命令;
C2,在步骤S2中,上位机加载控制模块接收主机串口加载模块反馈DSP板的响应,并将目标文件发送至主机串口加载模块;
C3,在步骤S3中,上位机加载控制模块接收主机串口加载模块将DSP板离线加载情况的反馈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DSP串口的离线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中,上位机加载控制模块在发送加载命令时,选择.out文件通过主机串口加载模块对DSP板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DSP串口的离线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2中,上位机加载控制模块在接收到DSP板回复命令后,将.out文件转化为.bin文件,并对.bin文件进行拆包,经过组包后通过主机串口加载模块发送至DSP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DSP串口的离线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3中,上位机加载控制模块对接收主机串口加载模块将DSP板离线加载情况的反馈信息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燕航空仪表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燕航空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89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传感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CLBO晶体抛光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