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延模具及拉延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25248.4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2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徐肖;阮林凡;王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20 | 分类号: | B21D22/20;B21D35/00;B21D37/10;B21D37/12;B21D53/8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薛福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延 模具 成型 方法 | ||
1.一种拉延模具,用于成型具有负角特征的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延模具包括:
模具本体,包括凸模以及位于所述凸模上方的凹模,所述凹模可沿上下方向活动地设置,所述凹模用以在向下活动至与凸模合模时与凸模围合形成模腔,所述模具本体内形成有通道,所述通道沿与上下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模腔设置;
侧整刀块,设于所述通道内,且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以及,
联动结构,设于所述模具本体,用于在所述凹模向下活动时,抵顶所述侧整刀块,以使所述侧整刀块朝向所述凸模移动;
在所述凹模向下活动至与所述凸模合模时,所述凹模的内壁和所述凸模的内壁围合形成所述模腔,所述凹模内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腔,所述第一腔贯穿所述凹模的内壁设置,所述凸模的内壁上局部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模向下活动的合模行程中,所述第一腔和所述凹槽连通形成所述通道;
所述侧整刀块朝向所述凸模的内端形成冲压部,在所述凹模与所述凸模合模时,所述冲压部伸入模腔内,与所述凹槽共同限定出负角模腔;
所述侧整刀块具有与所述第一腔相对静止的初始状态以及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腔位移的自由状态,所述第一腔的底部贯设有过孔;
所述联动结构包括:
支撑部,设于所述凸模的内壁且伸入所述过孔内,所述支撑部用于在所述凹模向下移动时,支撑所述侧整刀块,以使所述侧整刀块处于所述自由状态;以及,
抵顶部,设于所述第一腔的顶部,且与所述侧整刀块的外端相对设置,所述抵顶部具有导向面,所述侧整刀块的外端具有配合面,在所述侧整刀块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导向面与所述配合面配合,以使所述侧整刀块朝向所述凸模移动;
所述拉延模具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部和配合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第一腔的腔壁上,所述配合部设于所述侧整刀块,在所述侧整刀块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配合部相互配合,以使所述侧整刀块固定于所述第一腔的腔壁,在所述侧整刀块处于所述自由状态时,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配合部分离,以使所述侧整刀块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腔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和所述配合面中至少一个在自上向下方向上向外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设于第一腔的顶部的两个挂钩,两个所述挂钩分设在所述侧整刀块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侧整刀块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壁分别设有沿所述侧整刀块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缘,且两个所述凸缘与两个所述挂钩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凸缘构成所述配合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延模具还包括设于所述凹模和所述侧整刀块之间的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用于在所述凹模向上活动时,驱使所述侧整刀块远离所述凸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包括:
复位缸,沿第一方向安装在所述侧整刀块上,所述复位缸包括缸体和活动安装于所述缸体内的活塞,所述活塞朝向所述凸模的一侧设有活动杆,另一侧与所述缸体的内侧壁限定出形变腔,所述形变腔内填充有压缩气体;以及,
挡板,设于所述凹模上并位于所述活动杆朝向凸模的一侧,用于与活动杆抵接配合以限制所述侧整刀块朝向凸模移动的活动行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延模具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一腔远离所述凸模的一端,用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位所述侧整刀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52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