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增材制造用清渣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15291.2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8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羿含;张清贵;卓东东;王亮;李星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5/04;B24B27/00;B24B47/00;B24B41/00;B24B47/04;B24B47/12 |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张文静 |
| 地址: | 441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制造 用清渣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增材制造用清渣装置,涉及金属材料表面清渣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基础加工板,基础加工板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输出螺杆,第一输出螺杆的另一端与基础加工板内部的转动连接,基础加工板内部的两侧均与导向限位滑轨焊接连接。本发明通过自推动调节适应清渣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自动化推导调节清渣的高度和距离以及适应性调节清渣打磨的直径,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适应性,且通过自推导夹紧定位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完成对被打磨物体的自动化双向同步弹性装夹,既便于提高装夹稳定性又提高了装夹过程中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清渣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增材制造用清渣装置。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由于打印出来材质成型后外侧容易出现大量凸起的物料渣,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打磨去除,但是现有装置在打磨过程中不便于针对管装外形的材质进行适宜性自调节打磨,以及自推导闭合的限位夹紧定位,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增材制造用清渣装置,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装置在打磨过程中不便于针对管装外形的材质进行适宜性自调节打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金属增材制造用清渣装置,包括基础加工板,所述基础加工板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输出螺杆,所述第一输出螺杆的另一端与基础加工板内部的转动连接,所述基础加工板内部的两侧均与导向限位滑轨焊接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螺杆的外侧和导向限位滑轨的外侧均与配导调节滑块活动连接,所述配导调节滑块的顶端与无轨气缸固定连接,所述无轨气缸的一端与升降位置调节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升降位置调节滑块一端的四周均固定有配调适应调节导块,所述配调适应调节导块的内部与配装搭载箱滑动连接,所述配装搭载箱的一端开设有一个定位通孔,所述升降位置调节滑块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定位通孔,所述升降位置调节滑块和配装搭载箱之间贯穿有插接定位销,所述配装搭载箱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清渣打磨棒,所述基础加工板另一端的顶端固定有自推导夹紧定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自推导夹紧定位结构包括动力搭载箱、第三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第二输出螺杆、配导限位光杆、同步位移滑块、搭载稳定基架、接触受力夹板、卸力辅助板和弹簧,所述动力搭载箱的两端均与行程延伸板焊接连接,所述动力搭载箱内部的底端与第三电机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顶端的两侧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均位于动力搭载箱的内侧,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内部与第二输出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螺杆的另一端与行程延伸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行程延伸板与动力搭载箱之间的两侧还与配导限位光杆焊接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螺杆的外侧和配导限位光杆的外侧均与同步位移滑块活动连接,所述同步位移滑块的顶端与搭载稳定基架焊接连接,所述搭载稳定基架的内部与卸力辅助板滑动连接,所述卸力辅助板的一端与接触受力夹板焊接连接,所述卸力辅助板的另一端与弹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卸力辅助板的两端均焊接有燕尾滑块,所述搭载稳定基架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燕尾滑槽,所述燕尾滑块与燕尾滑槽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位移滑块的内部开设有一个动力通孔和两个导向通孔,所述导向通孔位于动力通孔顶端的两侧,所述动力通孔与第二输出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导向通孔与配导限位光杆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配导调节滑块的两侧均开设有T型位移滑槽,所述T型位移滑槽与导向限位滑轨为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52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