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硅轴套的表面处理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15077.7 | 申请日: | 202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6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许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卫东 |
| 主分类号: | B24B5/12 | 分类号: | B24B5/12;B24B5/35;B24B27/00;B24B41/06;B24B47/12;B24B4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52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轴套 表面 处理 工艺 | ||
1.一种碳化硅轴套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成型后的半成品碳化硅轴套跟随生产线进入除尘设备中,除去碳化硅轴套内、外表面所附着的灰尘;
S2、除尘后的碳化硅轴套继续跟随生产线进入雾化设备中,让水分子附着在碳化硅轴套的表面;
S3、润湿后的碳化硅轴套跟随生产线进入无尘车间内,并利用无尘车间内设置的精细打磨设备,对碳化硅轴套的内、外表面进行同步打磨处理;
S4、精细打磨后的碳化硅轴套经覆膜设备,在其表面包裹一层防护膜;
S5、将包膜后的碳化硅轴套装入包装盒内,并入库;
在所述处理工艺中的步骤S3中,所述的精细打磨设备,包括设备承载框架(1)以及横跨设置在设备承载框架(1)上方的碳化硅产品输送带(2),在所述碳化硅产品输送带(2)的输送区域内放置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碳化硅轴套,在所述设备承载框架(1)的顶端且位于碳化硅产品输送带(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双向驱动单元(3),所述双向驱动单元(3)的顶端朝着碳化硅产品输送带(2)的上方延伸,并且固定安装有夹持式携带单元(4),在所述设备承载框架(1)的顶端且位于碳化硅产品输送带(2)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根立柱(5),若干根所述立柱(5)的顶端共同固定安装有下打磨机构(6),在所述设备承载框架(1)的顶端且位于若干根立柱(5)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升降式打磨单元(7);
所述双向驱动单元(3)包括固定安装在设备承载框架(1)顶端的水平驱动机构(31),在所述水平驱动机构(31)的滑动端上固定安装有横梁保持架(33),在所述横梁保持架(33)的顶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竖向驱动气缸(36)和第二竖向驱动气缸(37),所述第一竖向驱动气缸(36)和第二竖向驱动气缸(37)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竖向驱动气缸(36)和第二竖向驱动气缸(37)的伸缩端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杆(38)和第二衔接杆(39),所述第一衔接杆(38)和第二衔接杆(39)之间固定连接有一根加强杆(310);
所述夹持式携带单元(4)包括所述第一衔接杆(38)和第二衔接杆(39)共同固定连接的防护箱(41),在所述防护箱(41)的背面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通槽(43),在所述防护箱(4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根第二丝杠(46),在所述第二丝杠(46)的外部均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二丝筒(47),每个所述第二丝筒(47)的后端面均固定焊接有一根联动杆(48),每根所述联动杆(48)的后端均通过通槽(43)延伸至防护箱(41)的外部,并且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动夹板(49),在所述防护箱(41)的背面且对应每一个动夹板(49)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定夹板(45),所述第二丝杠(46)的其中一端延伸至防护箱(41)的外部,并且和固定安装在防护箱(41)端部的第二伺服电机(410)的驱动端串接在一起;
所述升降式打磨单元(7)包括固定安装在设备承载框架(1)顶端后侧的若干根电动液压缸(71),在每根所述电动液压缸(71)的伸缩端上均固定焊接有一个杆套(72),若干个所述杆套(72)的内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3),所述支撑架(73)背离杆套(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打磨机构(7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轴套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驱动单元(3)还包括固定安装在设备承载框架(1)顶端且位于水平驱动机构(31)两侧的跑道槽(32),在所述横梁保持架(33)两端的下方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安装基座(34),每个所述安装基座(34)的底端均固定安装一个定向滚轮(35),所述定向滚轮(35)位于跑道槽(32)的内部,且在跑道槽(32)的内部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轴套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杆(38)与第一竖向驱动气缸(36)的伸缩端之间以及第二衔接杆(39)与第二竖向驱动气缸(37)的伸缩端之间均通过法兰盘(381)形成可拆式的固定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卫东,未经许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50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