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投影模组及深度相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2109.8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5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土克旭;李跃;唐红军;阮仁辉;陈芳胜;刘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9 | 分类号: | G02B27/09;G02B27/30;G03B17/54;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洋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椒***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投影 模组 深度 相机 | ||
一种光学投影模组及深度相机,涉及深度成像技术领域。该光学投影模组包括:激光源,以及沿激光源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准直镜和衍射光学元件,准直镜用于对激光源出射的激光光束进行准直,衍射光学元件用于对激光源出射的激光束衍射以形成激光图案;在衍射光学元件表面还设置有单线盘绕形成的透明导电图形线路,透明导电图形线路与激光源的控制开关电连接,用于当透明导电图形线路断路时切断激光源的控制开关。该光学投影模组能够提高安全保护结构的可靠性,从而有效解决激光安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度成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投影模组及深度相机。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和智能终端的发展,光学投影模组被广泛应用于物体的三维扫描、空间三维重建、人脸识别等领域。光学投影模组通过投射编码或结构化的特殊光图案,对目标物体的空间信息进行标记,为后期图像采集装置的信息采集以及三维重建提供准备工作。
通常,光学投影模组采用激光光源发射特定波长的激光,经准直透镜,再通过衍射光学元件(DOE)的衍射作用投射超过30000个肉眼不可见的光点,覆盖整个面部,再由红外摄像头负责收集这些光点绘制成精确细致的具有深度信息的面部图像进行面部识别。而DOE元件作为光学投影模组的关键元件,一旦发生损坏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零级衍射光束(没有被衍射光学元件衍射便直接进入目标空间的那一部分光束为零级衍射光束)。零级衍射光束的能量往往比高阶衍射光束能量高出几个数量级,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人眼安全问题,这就可能会对用户的眼睛带来巨大伤害。目前,为了避免这一情况,也会设置电路保护结构,然而,目前的电路保护结构依然存在很大的概率当DOE元件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时保护结构无法迅速响应以进行保护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投影模组及深度相机,该光学投影模组及深度相机能够提高安全保护结构的可靠性,从而有效解决激光安全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投影模组,该光学投影模组包括:激光源,以及沿激光源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准直镜和衍射光学元件,准直镜用于对激光源出射的激光光束进行准直,衍射光学元件用于对激光源出射的激光束衍射以形成激光图案;在衍射光学元件表面还设置有单线盘绕形成的透明导电图形线路,透明导电图形线路与激光源的控制开关电连接,用于当透明导电图形线路断路时切断激光源的控制开关。该光学投影模组能够提高安全保护结构的可靠性,从而有效解决激光安全问题。
可选地,透明导电图形线路的线宽在10μm至100μm之间。
可选地,透明导电图形线路还包括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电连接于透明导电图形线路的导电线的两端。
可选地,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分别位于衍射光学元件的相对两端。
可选地,透明导电图形线路的外周为圆形或者方形。
可选地,透明导电图形线路包括第一图形线路和与第一图形线路串联连接的第二图形线路,第一图形线路自衍射光学元件的外周朝向衍射光学元件的中心环绕设置,第二图形线路自衍射光学元件的中心朝向衍射光学元件的外周环绕设置。
可选地,透明导电图形线路的相邻导电线之间的间距在10μm至100μm之间。
可选地,透明导电图形线路沿衍射光学元件的外周分布。
可选地,透明导电图形线路设于衍射光学元件远离激光源的一侧。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深度相机,该深度相机包括处理器、光学接收模组和上述的光学投影模组,光学收模组用于采集由光学投影模组向目标空间中投射的激光图案,处理器用于分析处理光学接收模组所采集的激光图案以获得深度图像。该深度相机能够提高安全保护结构的可靠性,从而有效解决激光安全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21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