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11716.2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4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褚晓威;吴拥政;付玉凯;李文洲;张镇;吴志刚;石蒙;王涛;孙志勇;刘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铜川照金煤电有限公司西川煤矿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C04B28/00;C04B38/00;C04B38/08;C04B11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白袖龙 |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载荷 冲击 巷道 加固 方法 | ||
1.一种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巷道近场围岩根据破碎程度划分为锚固区域和锚固外区域;
S2、通过分区独立注浆法或同孔分步注浆法,采用弹性注浆材料和/或弹韧性注浆材料对所述锚固区域进行注浆,采用发泡类注浆材料对所述锚固外区域进行注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独立注浆法包括:
S211、针对所述锚固区域依次进行打孔、插入注浆管、封孔和注浆操作;
S212、所述锚固区域注浆完毕后,针对所述锚固外区域依次进行打孔、插入注浆管、封孔和注浆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外区域的封孔位置位于所述锚固区域的外侧,且所述锚固外区域的注浆压力比所述锚固区域的注浆压力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孔分步注浆法包括:
S221、在所述锚固外区域的注浆深度开设注浆孔,在所述锚固外区域和孔口处分别安装封孔装置,在注浆管的所述锚固外区域外侧设置自力式调节阀;
S222、利用弹性注浆材料和/或弹韧性注浆材料采用低于或等于所述自力式调节阀临界压力值的压力对所述锚固区域进行注浆;
S223、所述锚固区域注浆完毕后,利用发泡类注浆材料采用高于所述自力式调节阀临界压力值的压力对所述锚固外区域进行注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围岩结构和强度基础测试结果,确定注浆的深度和注浆孔的布置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区域的厚度为锚杆和锚索的锚固深度,所述锚固外区域的厚度根据围岩破坏程度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外区域的厚度为所述锚固区域的厚度的1~3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注浆材料包括在水泥基材料中填充弹性材料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韧性注浆材料包括在水泥基材料中填充弹性材料颗粒以及韧性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动载荷冲击巷道注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类注浆材料包括在水泥基材料中填充发泡剂和/或发泡性酯类高分子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铜川照金煤电有限公司西川煤矿分公司,未经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铜川照金煤电有限公司西川煤矿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17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