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法兰深筒形件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11459.2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9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保国;陈维;丁亚峰;刘哨巡;卢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6/033 | 分类号: | B21D26/033;B21D26/047;B21D3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0132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兰 深筒形件 制造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带法兰深筒形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压模组件(1),包括第一压模型腔和第一冲头(13),所述第一冲头(13)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模型腔中;
第二压模组件(2),包括第二压模型腔和第二冲头(23),所述第二冲头(23)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模型腔中;
加热环(3),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模组件(1)和所述第二压模组件(2)之间,管材(10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压模型腔、所述加热环(3)和所述第二压模型腔,所述加热环(3)的直径大于所述管材(100)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冲头(13)和所述第二冲头(23)能够相向运动,以挤压所述管材(100)的两端,使所述管材(100)在所述加热环(3)处膨胀形成法兰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法兰深筒形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环(3)通电后能够产生热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法兰深筒形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头(13)分为第一大径段和第一小径段,所述第一小径段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压模型腔的直径相等,用以与所述管材(100)相抵接;所述第一大径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小径段的直径,在所述第一大径段和所述第一小径段相连接的连接处形成与所述第一压模型腔的端面相匹配的台阶;和/或
所述第二冲头(23)分为第二大径段和第二小径段,所述第二小径段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压模型腔的直径相等,用以与所述管材(100)相抵接;所述第二大径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小径段的直径,在所述第二大径段和所述第二小径段相连接的连接处形成与所述第二压模型腔的端面相匹配的台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法兰深筒形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模组件(1)还包括第一上压模(11)和第一下压模(12),所述第一上压模(11)和所述第一下压模(12)均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上压模(11)和所述第一下压模(12)闭合后两个所述第一容纳腔形成所述第一压模型腔;和/或
所述第二压模组件(2)还包括第二上压模(21)和第二下压模(22),所述第二上压模(21)和所述第二下压模(22)均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上压模(21)和所述第二下压模(22)闭合后两个所述第二容纳腔形成所述第二压模型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法兰深筒形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模型腔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二压模型腔的长度。
6.一种带法兰深筒形件的制造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带法兰深筒形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列步骤:
S1、管材(100)依次穿过第一压模型腔、加热环(3)和第二压模型腔;
S2、挤压所述管材(100)的两端,使所述管材(100)在所述加热环(3)处的胀形区膨胀形成法兰盘;
S3、在所述法兰盘处将所述管材(100)切割形成两个带法兰深筒形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法兰深筒形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S21、使所述加热环(3)通电以加热所述管材(100)的胀形区;
S22、向所述管材(100)中充入高压液体;
S23、第一冲头(13)和第二冲头(23)相向运动,以挤压所述管材(100)的两端,使所述管材(100)的胀形区膨胀;
S24、继续使第一压模组件(1)的整体和第二压模组件(2)的整体相向运动,直至两者均与所述加热环(3)贴合,使所述管材(100)的胀形区在所述加热环(3)的作用下形成所述法兰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法兰深筒形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4之后步骤S3之前包括:抽出所述管材(100)内的所述高压液体,将所述管材(100)从所述带法兰深筒形件的制造装置中取出。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法兰深筒形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采用线切割将所述管材(100)切割形成两个所述带法兰深筒形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法兰深筒形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模型腔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二压模型腔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14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