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人机直联充电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10027.X | 申请日: | 2020-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7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鹏程新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302;B60L53/31 |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李季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机 充电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直联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主体和开设在所述充电桩主体前表面上的散热窗,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感应孔,且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上表面边缘处还固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固接有控制器,且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还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防护机构。通过防护机构可以对充电桩主体的两侧进行安全防护,降低了外力对充电桩主体两侧造成的损坏,保障了该充电桩主体的正常使用,采用了无线传输的方式来替代传统的插头进行充电,不仅简化了充电流程,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充电工作,充电效率显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无人机直联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无人机在没电时,需要通过充电桩对其进行充电。
但是现有的充电桩大多采用插头形式进行充电,这无疑增加了充电过程的繁琐性,而且现有的充电桩两侧缺少相应的防护结构,当外力撞击到充电桩上后,容易出现变形及损坏现象,并且在雨天等恶劣环境下,难以对无人机的外部进行遮挡,不方便实际充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直联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直联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无人机直联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主体和开设在所述充电桩主体前表面上的散热窗,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感应孔,且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上表面边缘处还固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固接有控制器,且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还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第一安装架、绕线筒、防护罩、旋转轴、钢丝绳和第二安装架,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安装架,且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安装架,所述旋转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绕线筒,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外侧固接有伺服电机,所述绕线筒上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活动贯穿支撑架的上表面并连接有防护罩,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板、金属弹片、弹簧、第一海绵垫、滚轮、第二海绵垫和气柱袋,所述气柱袋的一侧固接有第一海绵垫,且所述气柱袋的另一侧固接有第二海绵垫,所述第一海绵垫的外侧固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侧壁上还固接有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两端均固接有滚轮,所述金属弹片和所述充电桩主体之间还连接有弹簧;
还包括感应模块、传输模块、报警模块、信号监测模块、控制中心、信号放大模块、供电模块、切换模块、电磁发射器以及外部无人机上的电磁接收器,其中,
所述感应模块用于对所述电磁接收器的安装位置进行在线监测,并通过所述传输模块将监测结果进行传输;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对所述感应模块发出的监测结果予以接收,并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上;
所述供电模块用于对所述无人机进行供电;
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对所述供电模块发出的供电信号进行接收,并将该供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
所述电磁发射器用于发射不断转换频率的电磁波,并将该电磁波发送至所述电磁接收器上;
所述电磁接收器用于对所述电磁发射器发出的电磁波进行接收,并根据周围磁场的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
所述信号监测模块用于对所述电磁发射器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强度进行在线监测,并将结果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鹏程新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鹏程新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0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