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拖车牵引装置、拖车转向架及胶轮列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6095.9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9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定祥;黄先富;徐步震;宋玉奇;刘彩云;邹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1/173 | 分类号: | B60D1/173;B62D7/04;B62D7/20;B62D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张艳 |
地址: | 21001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车 牵引 装置 转向架 胶轮 列车 | ||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拖车牵引装置、拖车转向架及胶轮列车,拖车牵引装置包括两个第一牵引组件和两个第二牵引组件,第一牵引组件连接第一车桥牵引杆座和第一车体牵引杆座,第一车桥牵引杆座和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均位于车体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二牵引组件连接第二车桥牵引杆座和第二车体牵引杆座,第二车桥牵引杆座位于两个第一车桥牵引杆座之间,第二车桥牵引杆座朝向与其相邻的第一车桥牵引杆座倾斜设置;第二车体牵引杆座位于两个第一车体牵引杆座之间,第二车体牵引杆座背离与其相邻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倾斜设置。本实施例降低了每根牵引组件上的载荷,同时将牵引力和制动力平均分配至整个车体框架和拖车转向架上,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拖车牵引装置、拖车转向架及胶轮列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铰接式列车(如传统低地板无轨电车、城市BRT列车等)逐渐被投入使用,以缓解道路交通压力。铰接式列车是用铰链装置连接在一起的两节或多节车厢组成的轮式列车,铰接式列车靠各车厢之间的铰链装置的引导而改变前进方向。
在铰接式列车中,相邻的两个车厢之间的牵引力和制动力依靠转向架上的牵引装置进行传递。但是,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牵引装置易出现制动力分配不均、应力集中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拖车牵引装置、拖车转向架及胶轮列车,主要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牵引装置制动力分配不均、应力集中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拖车牵引装置,用于连接拖车转向架和车体端墙,包括:
两个第一牵引组件,所述第一牵引组件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位于所述拖车转向架上的第一车桥牵引杆座和位于车体上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其中,所述第一车桥牵引杆座与所述第一车体牵引杆座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车桥牵引杆座和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均位于所述车体宽度方向的两侧;
两个第二牵引组件,所述第二牵引组件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位于所述拖车转向架上的第二车桥牵引杆座和位于所述车体上的第二车体牵引杆座;其中,所述第二车桥牵引杆座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车桥牵引杆座之间,且在所述车体宽度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车体牵引杆座之间,所述第二车桥牵引杆座朝向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车桥牵引杆座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车体牵引杆座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车体牵引杆座之间,所述第二车体牵引杆座背离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倾斜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牵引组件倾斜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牵引组件与所述拖车转向架连接的一端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牵引组件与所述车体连接的一端之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拖车转向架,包括:
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二架体铰接;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一车桥,所述第一车桥背离所述第二架体的一侧设有如上任一所述的拖车牵引装置;
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一架体铰接;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车桥,所述第二车桥背离所述第一架体的一侧设有如上任一所述的拖车牵引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胶轮列车,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车体,两个所述车体通过如上任一所述的拖车转向架相连接;
所述车体包括:
相对设置的底架和顶板,连接所述底架和顶板的车体侧墙和车体端墙,其中,所述车体端墙包括:
两个第一车体牵引杆座,两个所述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分别位于车体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包括第一车体牵引杆座,所述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垂直于所述车体端墙所在的平面;
两个第二车体牵引杆座,两个所述第二车体牵引杆座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车体牵引杆座之间,所述第二车体牵引杆座包括第二车体牵引杆座,所述第二车体牵引杆座背离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60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