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面结构应变传感器制造方法及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5888.9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9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梁明;苏林萍;蔡发隆;姚占勇;辛雪;蒋红光;张吉哲;姚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面 结构 应变 传感器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应变传感器制造方法及传感器,将两端安装好牵拉件及导电引线的电阻式应变片置入封装模具中,在封装模具与电阻式应变片之间的空间填注封装胶液,待封装胶液固化后,拆下封装模具,采用本发明方法制造的传感器监测结果更加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应变传感器制造方法及传感器。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为了保证路面结构等基础设施在长期使用中的安全性、完整性和耐久性,需要智能健康监测系统来监测并评估土木工程结构的受力变形程度,对其进行修复并控制破坏的进一步发展。道路变形监测传感器作为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神经单元”主要起到感知变形的作用。用于小应变变形监测最成熟的电阻式应变片结构脆弱,不经过封装保护难以在恶劣的土木工程施工及服役环境中成活。但发明人发现,当前的大多封装手段和材料过分关注于应变片的成活率,多采用高强度金属结构进行封装,封装结构的模量与路面沥青混凝土相比过大,经常造成监测结构与传感器的变形协调性差的问题,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路面结构应变传感器制造方法,能够将封装层与传感器形成很好的结构体系,使得传感器的道路结构监测数据更加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面结构应变传感器制造方法,将两端安装好牵拉件及导电引线的电阻式应变片置入封装模具中,在封装模具与电阻式应变片之间的空间填注封装胶液,待封装胶液固化后,拆下封装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模具包括内模、外模及封端塞,所述内模由柔性材质制成,电阻式应变片能够置入内模中,外模由刚性材质制成且能够套在内模外周,内模两端均能够密封固定封端塞。
进一步的,所述制造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分别在电阻式应变片的两端安装牵拉件及导电引线;
将安装好牵拉件及导电引线的电阻式应变片置入内模中,并将内模两端利用封端塞进行封堵,牵拉件及导电引线穿过封端塞;
将内模置入外模中,内模外侧面贴紧外模内侧面;
调整电阻式应变片至内模的中部位置;
在内模和电阻式应变片之间的空间填注封装胶液;
待封装胶液固化后,依次拆下外模、内模及封端塞。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模两端的封端塞分别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匹配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中能够插入注胶管,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中能够插入出胶管。
进一步的,所述注胶管与第一通孔的孔面之间注入密封胶进行密封,所述出胶管与第二通孔的孔面之间注入密封胶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引线连接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电阻式应变片的自带电极铜线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牵拉件采用绝缘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封端塞、内模及封装胶液的材质被配置为:内模与封装胶液无法粘合,封端塞与封装胶液无法粘合。
进一步的,所述封端塞内部设置有阶梯通孔,包括第一通孔部和第二通孔部,第一通孔部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部的直径,用于牵拉件穿过的封端塞的第二通孔部直径与牵拉件直径相匹配,用于引电导线穿过的封端塞的第二通孔部直径与引电导线直径相匹配,第一通孔部作为封装胶液的汇集腔室。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面结构应变传感器,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制造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58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缸筒的内螺纹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厨余垃圾环保全自动连续分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