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α,β-不饱和醛选择性加氢转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5612.0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6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方;张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3 | 分类号: | B01J23/83;B01J23/62;B01J23/847;B01J23/44;C07D307/44;C07D307/42;C07C29/141;C07C33/32;C07C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杨晓莉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饱和 选择性 加氢 转化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α,β‑不饱和醛选择性加氢转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由金属M为核、多孔二氧化硅为壳,形成M@SiO2核壳结构后,再在SiO2壳层表面负载其他金属氧化物M’O,经还原制得M’Ox/M@SiO2催化剂。该M’Ox/M@SiO2催化剂具有核内M、核外M’Ox两个不同催化性质的活性面;由于SiO2具有多孔结构,H2与α,β‑不饱和醛动力学直径相差较大,受传质阻力影响,H2分子进入核内M表面进行活化解离形成H,H溢流至表面与M’Ox吸附活化的α,β‑不饱和醛反应。本发明催化剂既能够减小反应底物的竞争吸附、提高选择性,又能减少核内M烧结、提高催化剂稳定性。本发明的α,β‑不饱和醛选择性加氢转化催化剂用于α,β‑不饱和醛催化加氢制备不饱和醇,有效提高了α,β‑不饱和醛催化转化率和不饱和醇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催化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α,β-不饱和醛选择性加氢转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α,β-不饱和醛可通过选择性加氢得到不饱和醇、饱和醛以及饱和醇。其中,不饱和醇是农药、香料、医药、树脂及其它精细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料。然而,由于C=O键较C=C键的键能大,α,β-不饱和醛的选择性加氢反应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有利于C=C键加氢而非C=O键的加氢。因此,提高C=O键的加氢选择性得到不饱和醇,一直是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巨大挑战。
贵金属Pt、Pd、Ru、Rh及非贵金属Ni、Cu、Co等表现出很高的固有加氢活性,在催化α,β-不饱和醛选择性加氢转化过程中,α,β-不饱和醛和H2在金属表面同时活化,不仅存在反应底物竞争吸附问题,还伴随过度氢化现象,导致α,β-不饱和醛的转化率及不饱和醇的选择性降低。然而,金属氧化物较金属单质更具耐浸出性,经部分还原能够产生氧空位的金属氧化物,其氧空位提供仅活化α,β-不饱和醛中C=O的活性位点,从而提高不饱和醇的选择性。
针对传统负载型催化剂易烧结问题,核壳结构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SiO2具有高热力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孔径可调性和易于合成等优点被广泛用作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外壳。此外,理论研究表明,H2分子倾向于在空腔内富集,从而能够提高催化性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常规负载型选择性催化加氢催化剂存在反应底物竞争吸附、对目标产物选择性差、工作条件下活性组分易浸出导致催化剂失活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α,β-不饱和醛选择性加氢转化催化剂,并提供了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催化剂用于α,β-不饱和醛选择性催化加氢制备不饱和醇的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α,β-不饱和醛选择性催化加氢转化催化剂,该催化剂由金属M为核、多孔二氧化硅为壳,形成M@SiO2核壳结构之后,再在SiO2壳层表面负载其他金属氧化物M’O,并经还原而制得的双活性面M’Ox/M@SiO2催化剂。
其中,核金属M选自Pt、Pd、Ru、Rh、Cu、Ni、Co,平均粒径为5~12nm;壳层SiO2呈球形、分散均匀,平均孔径为0.5~5.0nm,厚度为30~100nm;负载金属氧化物M’O选自CeO2、In2O3、TiO2、V2O5、Ta2O5。进一步的,金属M的质量分数为2~16wt%,SiO2的质量分数为70~95wt%,M’O的质量分数为2~16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5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