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块链双向认证方法、通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4922.0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1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李晶宇;武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特信环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综改示范区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块 双向 认证 方法 通信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区块链双向认证方法、通信方法及系统,第二用户对第一用户进行认证时,第一用户的锥体区块链终端生成对应的认证二维码;第二用户扫描第一用户的锥体区块链终端生成的认证二维码后,获得第一用户的授权信息,去第一用户对应的认证区块获取第一用户相关认证信息,完成第二用户对第一用户认证;同时第一用户也可通过第二用户授权,去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认证区块获取第二用户相关认证信息,完成第一用户对第二用户的认证;即完成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双向认证,通过双向认证可以使得所有行为认证在锥体区块链中都是合规的,所有信息在锥体区块链中可追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区块链双向认证方法、通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统,具体包括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其中网络层包含P2P网络,传播机制和验证机制。各个节点通过P2P网络连接共同对区块链进行信息维护。
区块链的P2P网络是个高度自治的网络,任何节点都是对等的,不需要中心环节或者中心服务器来操控这个系统,而去中心的区块链网络的稳定运行是基于共识机制和共识算法。
区块链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区块链只是通过数据存储机制对信息进行认证存储,并没有双向通信的功能。
区块链无监管,认证过程只是节点对信息的认证,并没有对节点的使用者进行认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使用者的隐私,但通用性差,使用者不经过认证传递的信息造成区块链信息的真实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块链双向认证方法、通信方法及系统,可以解决锥体区块链数据通信和信息认证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区块链双向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之间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实现用户之间的认证。
第二用户对第一用户进行认证时,第一用户的锥体区块链终端生成对应的认证二维码;第二用户扫描第一用户的锥体区块链终端生成的认证二维码后,获得第一用户的授权信息,去第一用户对应的认证区块获取第一用户相关认证信息,完成第二用户对第一用户认证;同时第一用户也可通过第二用户授权,去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认证区块获取第二用户相关认证信息,完成第一用户对第二用户的认证;即单向识别扫描二维码,实现用户之间双向认证。
双向认证内容主要包括个人身份认证和法人身份认证。
第一用户的终端和第二用户的终端获取的相关信息均包括:终端的编码、人证机合一认证区块编码、个人身份认证区块编码或法人身份认证区块编码、认证信息。
当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为个人时,个人身份授权二维码的生成方法为:
S1、终端向人证机合一认证区块和个人身份认证区块发出认证请求;
S2、人证机合一认证区块对终端标识,终端号码和绑定的身份证号码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向身份证号码对应的个人身份认证区块发送人证机合一认证通过的通知;
S3、个人身份认证区块收到终端发送的认证请求以及人证机合一认证区块认证通过的通知;终端根据身份证号留存的生物信息获取本人的生物信息与身份认证区块留存信息进行活体比对;比对成功后,个人身份认证区块将比对成功结果和时间戳发送至终端;
S4、终端得到比对成功的信息,生成终端的个人身份授权二维码。
当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为个人并具有资格身份时,身份授权二维码的生成方法为:
S1、个人资格身份认证在个人认证后,终端向资格身份认证区块发送认证请求,个人身份认证区块向资格身份认证区块发送身份认证通过的通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特信环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特信环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4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