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及其天线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3466.8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1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肖飞;卜斌龙;薛锋章;刘培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利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3 | 代理人: | 王增鑫 |
地址: | 5107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及其 天线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及其天线罩,所述天线罩其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底罩和面罩;所述底罩与面罩包含同种基材;所述底罩为密实状;所述面罩适于透射天线辐射信号,包括两壁面及由该两壁面限定的壁中,自其壁中至其两壁面,由膨松状向密实状变化过渡。所述天线罩具有膨松结构,便于天线辐射信号,膨松结构由发泡引起的中空特征可减少信号的损失,提高天线辐射信号的透射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天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线罩及相关的天线。
背景技术
5G时代,基站天线以Massive MIMO有源天线、有源无源一体化天线和超多系统一体化无源天线为主流技术方向,其技术复杂性远超2G、3G、4G时代。对于基站天线系统中每一个子系统的辐射单元/阵列,其边界条件越来越繁杂,电性能设计的技术难度越来越大。
天线罩,是基站天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保护天线装置的内部部件,其结构与材料的介电性能对天线信号的传输效率与传输质量有直接影响。
众所周知,天线罩相对于空气来说是光密媒质。天线的辐射单元向外辐射信号时,需要透过天线罩以向外辐射信号。因而,天线信号等电磁波信号辐射至天线罩时,必然在天线罩表面产生折射波和反射波等影响电磁波信号辐射的问题。
因此,天线罩的结构与材料的介电性能对天线信号的传输具有直接的影响。天线罩的介电常数越小,透射波的折射率也越小,对天线方向图参数影响越小;反射波越小,电磁波的反射损失也越小;介电损耗因子越小,对透射波的热损耗也越小。所以,在满足机械强度和耐候性的条件下,天线罩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越小越好。
但是,由于天线罩需要良好的机械强度以及制造工艺上的难度,现有的天线罩的罩壁为实心结构,实心结构的天线罩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较大,使得电磁波辐射损耗较大。同时,目前2G、3G、4G时代的天线罩大多采用玻璃钢和硬质聚氯乙烯以及其他复合材料制成,虽然能满足天线罩所需的机械性能与耐候性的要求,但是却难以兼顾低介电损耗等方面的要求。且,以上材料密度较大,进而使得天线罩的重量较大,最终导致天线整机更重,不便于安装。
同时,在多个天线系统同时工作时,特别是Massive MIMO有源天线,其热损耗使得天线部件所处的工作环境温度比2G、3G、4G时代高出很多,从而对天线罩的耐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N103407018B号专利公告为部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天线罩,虽然具有较低介电常数和较低介电损耗因子,但该天线罩为辐射面采用单层玻璃纤维中空织物胚料为主体,与树脂预浸得到的预浸料片材模压制得。玻璃纤维中空织物胚料位于所述辐射面的中部,通过中空织物以降低对天线辐射信号的阻挡,提升介电性能和降低介电损耗,但是通过玻璃纤维中空织物胚料与预浸料片材制得的天线罩结构不稳定,同时在玻璃纤维中空织物胚料与预浸料片材分界处还是会影响天线辐射信号的透射。此外,多种材料混合加工本身无论在成本还是工艺上都仍有提升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性能良好且便于生产的天线罩。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与前述天线罩相适应的天线。
为满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适于本发明的首要目的而提供一种天线罩,其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底罩和面罩;
所述底罩与面罩包含同种基材;
所述底罩为密实状;
所述面罩适于透射天线辐射信号,包括两壁面及由该两壁面限定的壁中,自其壁中至其两壁面,由膨松状向密实状变化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面罩具有发泡特征,其结构变化决定于其发泡形成的泡粒的大小和/或密集度。
具体的,所述泡粒的大小和/或密集度自所述壁中至所述两壁面呈线性变化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34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