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及其天线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3466.8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1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肖飞;卜斌龙;薛锋章;刘培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利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3 | 代理人: | 王增鑫 |
地址: | 5107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及其 天线罩 | ||
1.一种天线罩,其特征在于,其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底罩和面罩;
所述底罩与面罩包含同种基材;
所述底罩为密实状;
所述面罩适于透射天线辐射信号,包括两壁面及由该两壁面限定的壁中,自其壁中至其两壁面,由膨松状向密实状变化过渡;
所述底罩与所述面罩以注塑成型的方法一体成型制成,通过天线罩模具中的多个注料通道相互配合共挤成型所述底罩与所述面罩,使所述底罩与所述面罩之间相互融合,形成融合接口,以使得所述底罩与所述面罩之间融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具有发泡特征,其结构变化决定于其发泡形成的泡粒的大小和/或密集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粒的大小和/或密集度自所述壁中至所述两壁面呈线性变化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自其壁中至其任意一个壁面依次形成膨松部、过渡部以及致密部,所述膨松部的密度小于所述过渡部的密度,所述过渡部的密度小于所述致密部的密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松部、所述过渡部及所述致密部之间呈密度线性渐变过渡关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罩的横截面上,所述膨松部面积占比为30%-60%,所述过渡部面积占比为30%-40%,所述致密部的面积占比为10%-3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松部与所述过渡部具有发泡特征,所述膨松部的发泡率为30%-60%,所述过渡部的发泡率为20%-40%。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的整体密度为0.3g/cmsup3/sup~0.50g/cmsup3/sup,介电常数小于或等于2.00,介电损耗小于或等于0.003;所述底罩的整体密度大于1.05 g/ cmsup3/sup。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与所述底罩之间相互融合,在融合接口处,所述面罩的膨松部与所述过渡部向所述底罩方向膨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松部与所述过渡部向所述底罩膨出部分呈密度渐增关系。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部构成实心结皮,所述实心结皮的厚度为0.10~0.50m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与所述底罩之间相互融合,在融合接口处,所述底罩形成凹陷用于收纳所述面罩的膨出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接口处,所述凹陷呈U形,在所述凹陷所限定的空间内的材质呈膨松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膨出部分自所述面罩至所述底罩方向呈密度线性渐变关系。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和所述底罩在所述天线罩的辐射分界线处相融合。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部的密度与所述底罩的密度相同。
17.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和底罩的基材均为同种热塑性材料,其中,面罩的基材经过发泡剂发泡。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天线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和底罩的基材中添加有玻璃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34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