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棠果蒸馏酒的制作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01503.1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8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丽;张鹏;马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红丽 |
| 主分类号: | C12G3/024 | 分类号: | C12G3/024;C12H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周东呈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棠 蒸馏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棠果蒸馏酒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选料:选择无霉烂、果实饱满,色泽鲜亮,有果粉,已经成熟的海棠果;S2、清洗处理:利用清水将海棠果表面的灰尘洗去,并去除杂质,同时摘除果柄;S3、蒸料:将处理好的海棠果,放入蒸锅中,蒸煮1.5h,将海棠果蒸煮透;S4、破碎:将蒸好的海棠果实,放入破碎机中破碎,利用破碎机将种子分离,将分离剔除种子的海棠果肉放入准备好的干净容器中备用。本发明以海棠果为主要原料,制备成蒸馏酒后,经过低温发酵保持了浓郁的果香,口感香醇,能够使蒸馏酒液开封后具有独特的果香味,同时使得蒸馏酒风味更佳独特,同时可以使得蒸馏酒具备一定营养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酿酒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棠果蒸馏酒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海棠果是一种蔷薇科乔木所结出来的果实,有的地方也将这种果实叫做红海棠果、沙果、柰子、海红等,树皮厚,灰褐色或暗褐色,有纵裂缝,创伤处常渗出透明树脂;果皮色泽鲜红夺目,果肉黄白色,果香馥郁,鲜食酸甜香脆,果实除了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酿酒、做蜜饯,做果酱、果醋、果酒、果丹皮等;果酒是用水果本身的糖分被酵母菌发酵成为酒精的酒,含有水果的风味与酒精。因此民间的家庭时常会自酿一些水果酒来饮用,如李子酒,葡萄酒,杨梅酒、猕猴桃酒等等;这些水果表皮会有一些野生的酵母,加上一些蔗糖,因此不需要额外添加酵母也能有一些发酵作用。
但民间传统做酒的方法容易被污染,而且酒精度较低,市面上出售的果酒多是用食用酒精进行勾兑得到的配制酒,果酒在中国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找到一种成熟的酿造方法可以酿造出酒精度较高,久饮不伤身且有益身体健康的果酒对推动果酒行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棠果蒸馏酒的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海棠果蒸馏酒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料:选择无霉烂、果实饱满,色泽鲜亮,有果粉,已经成熟的海棠果;
S2、清洗处理:利用清水将海棠果表面的灰尘洗去,并去除杂质,同时摘除果柄;
S3、蒸料:将处理好的海棠果,放入蒸锅中,蒸煮1.5h,将海棠果蒸煮透;
S4、破碎:将蒸好的海棠果实,放入破碎机中破碎,利用破碎机将种子分离,将分离剔除种子的海棠果肉放入准备好的干净容器中备用;
S5、制曲:采用麸曲法,在麸皮中添加5%-10%的谷糠或细稻皮作培养基,培养黑曲霉菌或黄曲霉菌作为糖化剂,曲霉菌经试管培养、培养皿培养、制种曲和制曲后,培养得到糖化发酵麸曲;
S6、制酒母:制酒母前,酵母菌的扩大培养分试管培养、三角瓶培养和卡氏罐培养三个阶段,制制酒母时,将红薯粉、鲜酒糟、谷糠和水按100:20:5:50的比例拌匀,筛出粗粒,滋润3-4小时,上锅蒸煮40分钟;然后将料分装于灭菌的酒母培养缸中,加水,并加酸调pH至4.3,再加人料量8%-10%的种曲,拌匀,当料温为25-27摄氏度时,按接种量5%-7%接人卡氏罐中培养好的酵母醪,并在25-26摄氏度的温度下培养8-10小时;酒母成熟后,得到可作为生产使用的酵母菌;
S7、蒸煮糊化:将红薯干粉碎,过筛后加水调成13%-15%的浆液,上锅蒸煮;蒸煮时间为35-45分钟,得到糊化醪;
S8、密封发酵:将糊化醪冷却至20摄氏度时,加入8%-10%的麸曲和3%-5%的酒母拌匀,按料中含水60%-65%的比例加水,在不超过20摄氏度的情况下,将准备好的原料装入发酵池中,封口后进行糖化发酵;发酵过程中,料温逐渐上升至28-42摄氏度,水分保持65%;
S9、蒸馏:将发酵醪液装入蒸馏釜内,用间接蒸汽和直接蒸汽加热,热沸后保持料液沸腾状态,使包括乙醇在内的挥发性成分汽化;蒸汽从塔顶逸出,进入分凝器冷凝成液体,冷凝器在塔中闷1.5-3小时后即开始蒸出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红丽,未经周红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15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