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胀式送纱管加工自动装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98862.6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7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张帅;杜金隆;谈健君;张炜;练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3B31/02 | 分类号: | B23B31/02;B23B31/16;B23B31/30;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35011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胀式送纱管 加工 自动 装置 | ||
1.一种内胀式送纱管加工自动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盘(1)、驱动件(2)、导杆(3)、夹紧单元(4)、移动单元(5)以及限位单元(6),所述移动单元(5)以及所述限位单元(6)三者数量均相等且至少有三个,所述驱动件(2)设置在所述卡盘(1)并用以驱动所述导杆(3)沿其轴线直线运动,所述导杆(3)的一端具有顶开件(7),所述夹紧单元(4)位于所述卡盘(1)的上表面并供所述顶开件(7)置于内,并且在所述导杆(3)作直线运动时所述夹紧单元(4)通过所述顶开件(7)打开或闭合,所述移动单元(5)连接所述夹紧单元(4)与所述卡盘(1),并且可沿所述卡盘(1)的径向直线运动,所述限位单元(6)连接所述移动单元(5)与所述卡盘(1),并存在于所述移动单元(5)在所述卡盘(1)作径向直线运动时的路径且用以阻止所述移动单元(5)越程,所述卡盘(1)具有使得所述移动单元(5)沿径向直线运动的第一导向结构(11),所述限位单元(6)具有使得所述移动单元(5)沿轴线直线运动的第二导向结构(61),所述移动单元(5)具有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1)、第二导向结构(61)配合的第一配合结构(51)、第二配合结构(52),所述第二导向结构(61)呈柱状并沿所述限位单元(6)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配合结构(52)沿所述第二导向结构(6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部分所述第二配合结构(52)被覆盖,所述第二配合结构(52)与第二导向结构(61)滑动配合,并且在两者之间还设置有沿所述第二配合结构(52)轴向延伸的弹簧(8),所述夹紧单元(4)通过相互拼合构成并形成内部通道(41),所述顶开件(7)位于所述内部通道(41),并可通过所述顶开件(7)将所述内部通道(41)扩大或缩小,且在所述内部通道(41)扩大后形成间隙;所述卡盘(1)的上表面还具有轴盘(9),所述轴盘(9)的居中位置具有第一限位结构(91),并用以限制所述内部通道(41)扩大后的最大直径,所述轴盘(9)的下表面还具有与所述限位单元(6)等数量的第二限位结构(92),并用以供所述限位单元(6)置于内且通过紧固件(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胀式送纱管加工自动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1)呈矩状并沿所述卡盘(1)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配合结构(51)沿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始终被保持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胀式送纱管加工自动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51)与第一导向结构(11)滑动配合,并且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1)沿第一配合结构(51)左右两侧表面横向凸出/凹陷,所述第一配合结构(51)沿第一导向结构(11)左右两侧表面横向凹陷/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胀式送纱管加工自动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单元(4)呈外凸内凹的构型,并且内凹部分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胀式送纱管加工自动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开件(7)的外表面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胀式送纱管加工自动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6)置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1),并且始终保持不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88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