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电机组发动机驱动端轴承超温故障诊断及预警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97837.6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7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叶翔;王然;宋寅;阴晓艳;武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G01K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穆丽红 |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组 发动机 驱动 轴承 温故 诊断 预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发动机驱动端轴承超温故障诊断及预警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轴承温度与相关变量间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得到风机健康状态下发动机驱动端轴承温度的参考曲线;所述相关变量包括轴承转速、转矩、振动、功率;步骤2,对轴承温度的实时回归曲线相对健康参考曲线的偏离程度进行量化,得到反映轴承潜在超温故障的健康指标;步骤3,基于得到的反映轴承潜在超温故障的健康指标,通过设置阈值的方式对轴承超温故障进行监测和预警。本发明能够有效地保证风电机组的可靠高效运行,及时维护低效风机,提高了风场发电量,具有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发动机驱动端轴承超温故障诊断及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风电行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且面临“风火同价”的现状,如何提高风电运营水平,如何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成为整个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风机大部件的可靠性对于机组性能和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叶片、主轴、发电机、齿轮箱、变频器等,其故障率较高,停机时间长,故障恢复成本也相对高昂,给风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尤其发动机驱动端轴承超温故障,严重影响风机的发电效率和整个风电场的盈利能力。因此,亟需一种风电机组发动机驱动端轴承超温故障诊断及预警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发动机驱动端轴承超温故障诊断及预警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发动机驱动端轴承超温故障诊断及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轴承温度与相关变量间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得到风机健康状态下发动机驱动端轴承温度的参考曲线;所述相关变量包括轴承转速、转矩、振动、功率;
步骤2,对轴承温度的实时回归曲线相对健康参考曲线的偏离程度进行量化,得到反映轴承潜在超温故障的健康指标;
步骤3,基于得到的反映轴承潜在超温故障的健康指标,通过设置阈值的方式对轴承超温故障进行监测和预警。
进一步地,所述参考曲线通过建立轴承温度与功率间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得到。
借由上述方案,通过风电机组发动机驱动端轴承超温故障诊断及预警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风电机组的可靠高效运行,及时维护低效风机,提高了风场发电量,具有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风电机组发动机驱动端轴承超温故障诊断及预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早期超温异常和后期超温故障的回归曲线与健康参考曲线的对比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轴承温度偏离正常值的健康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发动机驱动端轴承超温故障诊断及预警方法,包括:
步骤S1,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轴承温度与相关变量间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得到风机健康状态下发动机驱动端轴承温度的参考曲线;所述相关变量包括轴承转速、转矩、振动、功率;
步骤S2,对轴承温度的实时回归曲线相对健康参考曲线的偏离程度进行量化,得到反映轴承潜在超温故障的健康指标;
步骤S3,基于得到的反映轴承潜在超温故障的健康指标,通过设置阈值的方式对轴承超温故障进行监测和预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78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