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脑梗死患者下肢康复的自动化锻炼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97756.6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5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闫巧眉;宋玉梅;闫振坤;张诗童;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前卫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2/08;A63B21/00;A63B71/06 |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李英姿 |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脑梗死 患者 下肢 康复 自动化 锻炼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脑梗死患者下肢康复的自动化锻炼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右侧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一号液压缸,所述一号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号液压杆,所述一号液压杆的顶端通过一号限位块转动安装有一号放置板,所述一号放置板的左侧通过一号旋转轴转动安装有二号放置板,该用于脑梗死患者下肢康复的自动化锻炼装置,脑梗死患者在需要初步治疗时,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一号恢复装置的二号传动装置上下移动,弧形限位板左右移动,随着一号恢复装置的运行,从而带动了患者下肢模仿人行走运动,提高了患者的恢复效率,保证了患者的恢复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脑梗死患者下肢康复的自动化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脑梗死是指所有的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最为轻微的就是常见的腔隙性脑梗死,这种疾病通常预后比较良好,可能会遗留轻微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造成患者肢体活动障碍、感觉减退,也有可能会出现共济失调,由于脑梗死患者恢复的质量会极大的影响之后是生活的质量,预后恢复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现有的用于脑梗死患者下肢康复的自动化锻炼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干预恢复的效率低,患者在长时间使用后难以产生有益变化,无法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恢复计划,恢复训练的效果较差,质量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脑梗死患者下肢康复的自动化锻炼装置,具备预后恢复效率高,可用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针对练习,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等优点,解决了自动化锻炼装置预后恢复效率低,无法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康复训练,预后恢复的质量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脑梗死患者下肢康复的自动化锻炼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右侧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一号液压缸,所述一号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号液压杆,所述一号液压杆的顶端通过一号限位块转动安装有一号放置板,所述一号放置板的左侧通过一号旋转轴转动安装有二号放置板,所述二号放置板的底部且位于一号液压缸的左方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与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放置板的左侧通过二号旋转轴转动安装有三号放置板,所述三号放置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二号限位块,所述基座顶部的正面与背面且位于箱体的左方均固定安装有一号恢复装置,所述基座的顶部且位于三号放置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传动箱,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基座的顶部滑动安装有二号恢复装置,所述二号恢复装置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传动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二号液压缸,所述二号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二号液压杆,所述二号液压杆的顶端与二号限位块的底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三号放置板的形状为T型,所述箱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一号传动轴,所述一号传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的正面与背面均啮合安装有二号齿轮,两个所述二号齿轮的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二号传动轴,两个所述二号传动轴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贯穿一号恢复装置并延伸至一号恢复装置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一号恢复装置包括一号传动装置、二号传动装置和弧形限位板,所述一号传动装置的顶部活动安装有二号传动装置,所述二号传动装置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弧形限位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前卫医院,未经吉林省前卫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77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