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0Cr16Ni5Mo1马氏体不锈钢韧塑性的热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97712.3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9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李传维;宋逸思;胡海鹏;顾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2C38/44;C22C38/02;C22C38/04;C22C38/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吴文滨 |
地址: | 41200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cr16ni5mo1 马氏体 不锈钢 塑性 热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0Cr16Ni5Mo1马氏体不锈钢韧塑性的热处理方法,该方法为:将0Cr16Ni5Mo1马氏体不锈钢在高温下进行保温处理后,淬火至温度低于50℃,之后置于冰水混合物中进行冷处理,再进行回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降低了淬火终止温度,并增设了一个成本低廉、操作便捷的冰水混合物冷处理步骤,可以有效细化晶粒,并且基本消除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采用本发明对0Cr16Ni5Mo1马氏体不锈钢进行热处理后,材料强度完全达标,屈服强度≥850MPa,抗拉强度≥930MPa,同时韧塑性得到有效提高,延伸率≥16%,冲击韧性≥160J/cm2,可充分发挥该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用于制造航空航天领域的核心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0Cr16Ni5Mo1马氏体不锈钢韧塑性的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Cr16Ni5Mo1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在水电、火电、核电、泵、阀、化工、高压容器和军事航天等行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具体工件包括水电设施中的耐磨件、海上高速艇螺旋桨轴、海洋环境螺栓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的核心部件静子叶片等。
0Cr16Ni5Mo1马氏体不锈钢常规的热处理工艺为:1100℃±10℃保温50min-70min后油淬,之后再进行温度为580℃±5℃、时长为2h-2.5h的回火处理。以常规热处理方式得到的工件能够基本满足使用条件,但是其晶粒尺寸较为粗大,约为85~90μm,性能无法满足一些特殊场合的需要,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0Cr16Ni5Mo1马氏体不锈钢韧塑性的热处理方法,通过降低工件淬火终止温度并增设冰水混合物进行冷处理,实现晶粒尺寸的细化与组织调控,有效提升材料的韧塑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提高0Cr16Ni5Mo1马氏体不锈钢韧塑性的热处理方法,该方法为:将0Cr16Ni5Mo1马氏体不锈钢在高温下进行保温处理后,淬火至温度低于50℃,之后置于冰水混合物中进行冷处理,再进行回火。
进一步地,保温处理过程中:温度为900-1000℃,时间为60-120min。
进一步地,淬火过程为:将保温处理后的0Cr16Ni5Mo1马氏体不锈钢置于淬火油中进行淬火,当淬火至0Cr16Ni5Mo1马氏体不锈钢的温度低于50℃时,取出0Cr16Ni5Mo1马氏体不锈钢。
进一步地,所述的淬火油为快速淬火油。
进一步地,所述的淬火油的温度为20-40℃。
进一步地,冷处理过程为:将淬火后的0Cr16Ni5Mo1马氏体不锈钢置于冰水混合物中保温120-240min。
进一步地,所述的冰水混合物为高聚物冰袋置入水中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5℃。
进一步地,回火过程为:将冷处理后的0Cr16Ni5Mo1马氏体不锈钢取出,待回复至室温后,置于520-580℃下回火50-100min,之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回火冷却方式为空冷。
进一步地,所述的0Cr16Ni5Mo1马氏体不锈钢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C:≤0.07%,Cr:15.00-17.00%,Ni:3.50-5.00%,Mo:0.70-1.50%,Si:≤1.00%,Mn:≤1.50%,P:≤0.035%,S:≤0.025%,Cu:≤0.35%,Sn:≤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7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盘式单颗粒连续发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涡轮反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