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95221.5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2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黄书海;雷子豪;孙振海;戚洪亮;李鑫;绳汇峰;吴慧云;贾健安;程亮;褚叶彪;占礼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C12M1/22;C12M1/34;C12M1/36;C12M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高微微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微生物 采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包括框架,框架上设置有采样机构、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平皿放置机构和用于抓取培养皿的抓取机构,平皿放置机构与框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平皿放置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放置台体,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放置台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放置台体包括多个托盘,每个托盘上设置至少一个培养皿,多个托盘依次同轴设置,相邻托盘之间通过套筒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位于最下面的托盘固定连接;在本申请的采样装置中通过平皿放置机构的转动,可以将不同位置的培养皿输送到抓取机构的夹持端,以实现抓取机构将平皿放置机构中的培养皿夹持输送到采样机构中,提高了微生物采样的机械化程度,同时提高了采样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采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生物新污染的防治,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各个可能受污染的地区的空气中污染物和各种微生物进行检测。目前通常的方法是采用两级或六级采样器进行采样,由于采样器的一次采样数量有限,需要人工及时对其更换采样皿,这严重影响了采样品的连续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由于手工采样需要工作人员在恶劣的地区工作,这对人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提高了微生物的采样连续性和准确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气微生物采样装置,包括框架,框架上设置有采样机构、用于放置培养皿的平皿放置机构和用于抓取培养皿的抓取机构,平皿放置机构与框架可转动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皿放置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放置台体,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放置台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放置台体包括多个托盘,每个托盘上设置至少一个培养皿,多个托盘依次同轴设置,相邻托盘之间通过套筒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位于最下面的托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套筒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放置台体转动角度的第一角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机械爪臂、用于驱动机械爪臂翻转的第二电机和用于驱动机械爪臂平移的第三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机械爪臂固定端固定连接,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抓取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机械爪臂张开/收缩的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机械爪臂包括机械爪前臂和机械爪后臂,机械爪前臂的一端与机械爪后臂的一端均与转动板固定连接,机械爪前臂与机械爪后臂组成的空间用于抓取培养皿。
进一步地,所述抓取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框架上的步进丝杆电机,步进丝杆电机的丝杆上套接有滑台,滑台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滑台转动角度的第二角度传感器,第四电机与滑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采样机构包括第一采样器、第二采样器和推杆电机,第一采样器的采样盖固定于框架上,第一采样器的皿盒与第二采样器的采样盖固定连接,第二采样器的皿盒底部与推杆电机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第一采样器的采样盖与第一采样器的皿盒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可伸缩的第一滑杆,第二采样器的采样盖与第二采样器的皿盒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可伸缩的第二滑杆。
进一步地,第二采样器的皿盒底部连通有软管,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气泵,第一采样器的采样盖和皿盒上均设置有第一贯穿孔,第二采样器的采样盖上设置有第二贯穿孔,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软管、气泵形成空气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推杆电机、第一电机、第一角度传感器、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连接,框架外侧设置有触摸显示屏,触摸显示屏与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52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