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MIM26作为结核病诊断分子标识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3850.4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1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金奇;张笑冰;刘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Q1/6851;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 代理人: | 王为 |
地址: | 10073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mim26 作为 结核病 诊断 分子 标识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分子标记物SMIM26在诊断结核病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分子标记物SMIM26在诊断结核病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标记物能够作为诊断结核病或者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标识,并且其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分子标记物SMIM26在诊断结核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发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全球将近四分之一的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并长期处于潜伏感染状态,其中5%~10%可能会在一生中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的自身的细胞壁较厚、脂肪酸含量较高、细胞内寄生等生物学特点,结核病早期以及快速诊断的灵敏度和检出率均较低,一直未有突破进展。目前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原学检测和患者影像学诊断。病原学检测被认为是结核诊断的“金标准”,包括患者痰涂片、痰培养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针对宿主标本中存在的结核分枝杆菌活菌及其基因组份进行检测;然而,现有数据显示菌阳结核比例只占临床结核病例的30 -40%,仍有过半的病例无法应用病原学结果做出诊断。另一方面,影像学诊断虽然快捷、灵敏,但存在假阳性高、无法区分肺结核与其他肺部感染的缺陷。而针对宿主的免疫反应检测方法,如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 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只能判定结核菌感染而无法确定是否为活动性结核,且无法区分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因此,迫切需要新的诊断方法,实现结核病的早期和快速诊断,从而达到有效治疗个体,控制、消灭结核传播的目标。
目前临床应用的结核病诊断及辅助诊断主要是从病原学和宿主出发建立的的方法,其应用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限制条件。(一)病原学检查:患者痰涂片检查,简便易行,但检出率低;痰培养方法,如罗氏斜面培养、MGIT960,虽准确性较高,但培养周期长,操作过程复杂,需要在标准参比实验室中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如GeneXpert等检测,是针对样本结核菌DNA分子,无法判定结核菌是否为活菌。病原学检测阳性是诊断活动性结核的“金标准”,然而,目前临床菌阳结核比例只占结核病例的30-40%,仍有过半的病例无法应用病原学结果作出诊断。(二)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结核病,而且可以确定病灶的部位、性质、范围,了解发病情况及用于治疗效果的判断,并且开展方便,病人乐于接受;胸部CT可以发现较小的或隐蔽部位的病变,可以弥补一般X线检查的不足。但容易与其他肺部疾病混淆,需要专业医生确证。(三)宿主的免疫反应检测方法,如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只能判定结核菌感染而无法确定是否为活动性结核,且无法区分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因此,迫切需要新的诊断方法,实现结核病的早期和快速诊断,从而达到有效治疗个体,控制、消灭结核传播的目标。
SMIM26(small 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 26),SMIM26位于第20号染色体,编码蛋白由95个氨基酸组成,同型异构体为94个氨基酸组成,又名LINC00493。 SMIM26基因是已知基因,序列信息见参考文献[1]。有文献报道,该基因表达和癌症相关。尚未有结核病相关的研究报道。我们的研究数据显示,与非结核感染对照组(HC,Health Control)相比,活动性结核(ATB,active tuberculosis)样本中的SMIM26基因表达量明显上升。于此同时,活动性结核样本中的SMIM26 表达量也明显高于结核潜伏感染组(LTBI,LatentTuberculosis Infection)和细菌性肺炎(PN,pnumonia)组。因此该基因可作为TB的分子诊断标识,以及TB和 LTBI,TB和其他肺部感染的鉴别诊断标识。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3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