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二系垂向止挡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93484.2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9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欣;户迎灿;詹发福;公衍军;周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00 | 分类号: | B61F5/00;B61F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及其 转向架 二系垂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二系垂向止挡,该转向架二系垂向止挡包括牵引拉杆,所述牵引拉杆的两端节点分别与牵引梁和构架相连;所述牵引拉杆与所述构架之间具有止转限位副,并配置为:常态下,所述牵引拉杆和所述构架上构成所述止转限位副的适配表面间具有预定距离;止挡状态下,所述牵引拉杆上的第一适配表面转动趋向于所述构架上的第二适配表面,并压抵限位。本方案通过结构优化能够有效兼顾相对位置要求的降低以及占用空间的减小,为适用空间较为紧张的整车布局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二系垂向止挡。
背景技术
目前,适用于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二系垂向止挡,一般为牵引梁与构架机械接触止挡、牵引拉杆与构架平面接触止挡。受止挡自身结构的限制,现有方案对牵引梁或牵引拉杆与构架间的相对位置要求较高,且占用空间较大,无法适用于空间较为紧张的整车布局中,例如但不限于,上牵引点的紧凑式中央牵引装置等。
有鉴于此,亟待另辟蹊径针对二系垂向止挡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以降低相对位置要求,并减小占用空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二系垂向止挡,通过结构优化能够有效兼顾相对位置要求的降低以及占用空间的减小,为适用空间较为紧张的整车布局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本发明提供的转向架二系垂向止挡,包括牵引拉杆,所述牵引拉杆的两端节点分别与牵引梁和构架相连;所述牵引拉杆与所述构架之间具有止转限位副,并配置为:常态下,所述牵引拉杆和所述构架上构成所述止转限位副的适配表面间具有预定距离;止挡状态下,所述牵引拉杆上的第一适配表面转动趋向于所述构架上的第二适配表面,并压抵限位。
优选地,所述构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牵引拉杆的一端节点相连的安装座,所述第二适配表面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
优选地,所述牵引拉杆的与所述构架连接的端部,具有自端部本体横向延伸形成的转动止挡块,所述第一适配表面设置在所述转动止挡块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两侧的本体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牵引拉杆的节点芯轴适配的安装部,且所述安装槽可容纳所述牵引拉杆的部分端部结构。
优选地,两个所述安装块的顶面分别形成所述第二适配表面,相应地,所述转动止挡块设置为两个,并分别自端部本体的两侧横向延伸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适配表面位于相应所述转动止挡块的底面,以与所述第二适配表面构成所述止转限位副。
优选地,所述第一适配表面位于相应所述转动止挡块的顶面,相应地,所述安装块上的朝向下方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二适配表面,以与所述第一适配表面构成所述止转限位副。
优选地,所述牵引拉杆的与所述构架连接的端部,具有自端部本体纵向延伸形成的转动止挡块,所述第一适配表面设置在所述转动止挡块上。
优选地,所述转动止挡块与所述牵引拉杆的本体一体锻造成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转向架,所述车体的底架通过牵引销、牵引销套和牵引拉杆与转向架相连,所述转向架的二系垂向止挡采用如前所述的转向架二系垂向止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34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草种植用化肥农药污染土壤治理设备
- 下一篇:自动诱驱鱼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