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电子车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2463.9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3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东;张子敬;罗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盘古美天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8 | 分类号: | H04W4/48;H04W4/80;B60R13/10;G01S19/42;G06K19/07;H02J7/35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崔雷 |
地址: | 400024 重庆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定位 技术 电子 车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电子车牌装置,包括RFID电子标签、电流检测模块、北斗定位模块、电池模块、供电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信标接收模块和MCU控制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RFID电子标签中的读取电流,所述MCU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北斗定位模块和信标接收模块的工作模式,以及将北斗定位模块和信标接收模块反馈的信息以数据形式发送给无线通信模块。本发明中,能够定时上传车辆的坐标,便于掌握车辆的位置;车辆进入路侧停车场后通过RFID电子标签读取车辆信息,通过信标检测和定位坐标判断车辆的位置,实现无人化停车管理;大大拓展了电子车牌的功能,有助于电子车牌的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车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电子车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电子车牌通常是基于RFID技术来实现的,其基本的技术原理是:利用RFID高精度识别、高准确采集、高灵敏度的技术特点,在机动车辆上装有一枚电子车牌标签,将该电子标签作为车辆信息的载体,当车辆在通过装有经授权的射频识别读写器的路段时,可以对机动车电子车牌上的数据进行采集,从而实现对车辆的综合交通管理。
与传统光学车牌相比,电子车牌有独特优势,功能上两者不是替代,而是相互补充。但目前的电子车牌和光学车牌不具备定位和数据主动上传的能力,且只有在车辆进入特定的识别区域时才能读取车辆相关信息,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路侧停车收费系统的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电子车牌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电子车牌装置,包括RFID电子标签、电流检测模块、北斗定位模块、电池模块、供电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信标接收模块和MCU控制模块;所述RFID电子标签与电流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信标接收模块、北斗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均与MCU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供电模块与电池模块电连接,用于给各模块提供供电电压;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电子车牌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交互;所述RFID电子标签中存储有车辆信息;所述北斗定位模块用于接收北斗定位系统的卫星信息,实现车辆定位和精确授时;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RFID电子标签中的读取电流,所述MCU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北斗定位模块和信标接收模块的工作模式,以及将北斗定位模块和信标接收模块反馈的信息以数据形式发送给无线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NB-IOT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信标接收模块为具有低功耗工作模式的蓝牙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有太阳能充电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MCU控制模块电连接有定位开关,所述MCU控制模块检测到定位开关闭合时,在休眠状态下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上传一次定位坐标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MCU控制模块电连接有姿态检测模块,所述MCU单元通过姿态检测模块检测车辆的状态,当检测到车辆发生倾倒或撞击事件时,控制北斗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通电工作,向电子车牌管理平台上传坐标信息和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姿态检测模块采用间隙工作方式,其在工作间隙处于低功耗工作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姿态检测模块设置有加速度阈值,所述姿态检测模块实时进行加速度检测,当检测到的加速度大于加速度阈值时,姿态检测模块进行姿态检测。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电子车牌中设置MCU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北斗定位模块,能够定时上传车辆的坐标,便于掌握车辆的位置;设置电流检测模块和信标接收模块,能够在车辆进入路侧停车场时进行无人化停车管理;设置姿态检测模块,能够在车辆发生意外事故时及时报警求援,大大拓展了电子车牌的功能,有助于电子车牌的推广使用;而且各模块均采用低功耗模块,耗电量极小,具有超长的待机时间,通过太阳能充电模块补充电量后能够实现不间断工作,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盘古美天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盘古美天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24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眼科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