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水车提高水位的水力发电站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91424.7 | 申请日: | 202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强 |
| 主分类号: | E02B9/00 | 分类号: | E02B9/00;F03B7/00;F03B1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水车 提高 水位 水力 发电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水车提高水位的水力发电站。在水车的侧上方设置有高位水池,高位水池下设有导流管,导流管底部依次设置有水力发电机、临时封闭塞。它是一项简单的水力发电系统,通过它可以提高或改变一定的水流落差,使大量未被利用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平缓水流和其它低水头、低落差水流得到充分广泛利用,以此获取廉价且巨量的电力,使这些过去不能发电的地区不再千里迢迢引进电力。更由于不用拦河筑坝,移民搬迁,影响和破坏生态平衡,其发电成本明显低于现有水电成本,从而一举解决江河平缓地区和沿海地区缺电少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水车提高水位的水力发电站。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力发电站都建于高水头大落差的江河地区,这些地区是江河的上游,不是用电的目的地,为了满足用电市场的需求,往往需要投入较高成本,架设很长的输电线,我国西电东送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综上所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水车提高水位的水力发电站,试图通过就地提高水位,解决大江大河中下游平缓水流及潮汐发电的难题。
本发明的利用水车提高水位的水力发电站,它包括有水车、高位水池、导流管、水力发电机、水流、临时封闭塞。水车侧上方设置有高位水池,高位水池下设有导流管,导流管底部依次设有水力发电机、临时封闭塞。
本发明的利用水车提高水位的水力发电站,采用的水车系传统带挡水板和舀水装置的水车,挡水板和舀水装置使用时按需设置。舀水装置盛水后随水车运行至高位时将盛水倒入枧槽流入高位水池或直接倒入高位水池内。枧槽和高位水池按需设置,挡水板、舀水装置、枧槽系传统设备,故未在附图中标注。
由于河道水流千差万别,发本发明的利用水车提高水位的水力发电站采用的水车设置及安装需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的水量、流速等因素确定,以水力利用最大化为其最高准则。
本发明的利用水车提高水位的水力发电站,是一项简单的水力发电系统,通过它可以提高或改变一定的水流落差,使大量未被利用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平缓水流和其它低水头、低落差水流得到充分广泛利用,以此获取廉价且巨量的电力,使这些过去不能发电的地区不再千里迢迢引进电力。更由于不用拦河筑坝,移民搬迁,影响和破坏生态平衡,其发电成本明显低于现有水电成本,从而一举解决江河平缓地区和沿海地区缺电少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发明的利用水车提高水位的水力发电站蓄水状态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系本发明的利用水车提高水位的水力发电站工体状态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实例,对本发明的利用水车提高水位的水力发电站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的利用水车提高水位的水力发电站,它包括有水车1、高位水池2、导流管3、水力发电机4、水流5、临时封闭塞6。水车1侧上方设置有高位水池2,高位水池2下方设置有导流管3,导流管3底部依次设置有水力发电机4、临时封闭塞6。
本发明的利用水车提高水位的水力发电站,采用的水车1系传统带挡水板和舀水装置的水车,挡水板和舀水装置使用时按需设置。舀水装置盛水后随水车1运行至高位时将盛水倒入枧槽流入高位水池2或直接倒入高位水池2内。枧槽和高位水池按需设置,挡水板、舀水装置、枧槽系传统设备,故未在附图中标注。
由于河道水流千差万别,本发明的利用水车提高水位的水力发电站采用的水车1设置及安装需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的水量、流速等因素确定,以水力利用最大化为其最高准则。
本发明的利用水车提高水位的水力发电站工作时,待高位水池2内蓄水达到预定水位后,解除导流管3底部设置的临时封闭塞6,导流管3内的水流泄出,即带动水力发电机4开始发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强,未经张金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14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