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号机房智能焊线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9772.0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0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文;毕江海;施亚辉;郑军;王继军;董建林;薛晓荣;秦俊非;付彬;李慧忠;王雪燕;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R43/02 | 分类号: | H01R43/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5 | 代理人: | 毕勇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机房 智能 机器人 | ||
一种信号机房智能焊线机器人,包括地面、设于地面后侧的电控箱以及设于电控箱前侧的开口,电控箱内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焊接架,焊接架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焊接端子,所述地面上设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下表面设有一搬运槽;所述搬运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搬运装置;所述固定座上表面设有与其互为垂直的第一电动滑台;所述第一电动滑台的移动体上设有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表面右侧设有一取线装置;所述支撑架上表面左侧设有与其平行的第二电动滑台。本发明的信号机房智能焊线机器人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大量电缆杂乱散于信号机房地面导致焊接工作难以进行的情况,且能够在始终保持高效的焊接效率的同时保证避免出现焊接错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机房智能焊线机器人。
背景技术
信号机房作为信号系统的心脏,主要由继电器、信号机、轨道电路、转辙机等构成铁路信号系统的基础,信号机房内存在大量的电控箱,而电控箱内则存在有数量极多的焊接端子,每一个焊接端子焊接连接有相应的电缆,从而通过电缆实现信号输送,同时为了有效识别不同电缆的信号作用,每一根电缆上都会套上具有不同号码的号码管,而无论往电缆上套号码管,还是将电缆端部焊接至电控箱内的焊接端子上,都是人工进行操作,由于电控箱内的焊接端子极多,因此与焊接端子焊接连接的电缆数量也极多,导致信号机房地面布满有电缆,不仅易出现电缆之间互相缠绕的情况,且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出现电缆焊接错误的情况,极难高效的完成电缆端部与焊接端子之间的焊接连接,并随着长时间进行焊接工作,工作人员易产生疲惫感,导致焊接效率严重降低,同时出错率也会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信号机房智能焊线机器人,它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大量电缆杂乱散于信号机房地面导致焊接工作难以进行的情况,且能够在始终保持高效的焊接效率的同时保证避免出现焊接错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一种信号机房智能焊线机器人,包括地面、设于地面后侧的电控箱以及设于电控箱前侧的开口,电控箱内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焊接架,焊接架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焊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上设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下表面设有一搬运槽;所述搬运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搬运装置;所述固定座上表面设有与其互为垂直的第一电动滑台;所述第一电动滑台的移动体上设有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表面右侧设有一取线装置;所述支撑架上表面左侧设有与其平行的第二电动滑台;所述第二电动滑台的移动体上设有一支撑座板;所述支撑座板上表面右侧设有一套管装置;所述套管装置前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剪线装置;所述支撑座板上表面左侧设有一焊线装置;所述电控箱内中部设有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辅助线架,辅助线架左右两侧侧面设有若干呈纵向均匀分布的插线槽;所述固定座上表面设有一电气柜。
所述搬运装置包括自动化移动机器人、设于自动化移动机器人下方的移动轮,移动轮与地面相接触;所述自动化移动机器人上表面低于搬运槽上侧槽壁;所述搬运槽左右两端槽口分别位于固定座左右两侧侧壁上;所述自动化移动机器人上设有导航充电模块;所述自动化移动机器人上表面中心设有一与自动化移动机器人内部相贯通的升降孔;所述升降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升降电源板;所述自动化移动机器人内部设有第一电动缸;所述第一电动缸的顶杆端部连接于升降电源板下表面中心。
所述取线装置包括设于支撑架上表面右侧的关节机械手臂;所述关节机械手臂端部设有一与电控箱相对的移动板;所述关节机械手臂端部上表面设有一视觉定位照相机;所述移动板上表面左侧设有第三电动滑台,第三电动滑台的移动体上设有第一气动手指;所述第一气动手指上侧的夹爪连接有上夹紧臂,第一气动手指下侧的夹爪连接有与上夹紧臂相匹配的下夹紧臂;所述移动板上表面右侧设有第二气动手指;所述第二气动手指上侧的夹爪连接有一位于上夹紧臂后侧的上定位臂,第二气动手指下侧的夹爪连接有一位于下夹紧臂后侧的下定位臂,上定位臂与下定位臂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未经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97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