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分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9035.0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4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3/10 | 分类号: | B07C3/10;B07C3/20;B07C3/02;B07C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621002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智能 物流 分拣 方法 | ||
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物品的人员订单信息、地址信息和物品重量信息,并生成相应的二维码;
S2、扫描S1中产生的信息二维码获取的人员订单信息和地址信息,由工作机械臂推送物品进行信息扫描,并采集对应的分拣时物品的图像、物品信息和操作位置信息;
S3、首先通过物品的地址信息进行分拣,然后再根据分拣出的物品获取重量信息并放入到相对应的运载车处,绑定该运载车对应的分拣波次,并在每一个物品分拣时进行监测记录当前物品的重量,根据对应运载车的信息,实时记录到后台系统中该运载车所载货物的数据表;
S4、监测分拣的物品是否分拣完毕,并获取在不同物运载车内的物品的总重量和总数量,判断运载车内的物品重量是否在叠加计算的物品重量的范围之内;
S5、装载完毕后运载车根据设定的路线行驶到对应的存放库;
S6、通过感应器感应运载车行驶的速度,监测是否到达存放库指定的位置,并将信号发送到后台系统中;
S7、提货人员根据运载车显示信息手持设备复核,在收到第一次装车完毕信息后,系统解除与第一波次分拣信息绑定的运载车,执行第二波次分拣,依次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分拣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根据下单人员的信息获取物品的人员订单信息、地址信息和物品重量信息,生成相应的信息二维码标签,并将生产的二维码信息上传到后台系统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在物品分拣口通过后台控制系统的设定时间,控制工作机械臂将物品推送到扫描仪处停留的时间,然后对S1中产生的信息二维码标签进行扫描,获取到人员订单信息和地址信息与后台系统所记录的信息自动匹配,然后控制工作机械臂工作将匹配的二维码信息物品推送到相对应的分拣传输带上,在推送过程中监控设备采集对应的分拣时物品的图像、物品信息和操作位置信息,进行记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通过物品的地址信息进行分拣,根据分拣出的物品获取重量信息,并放入到相对应的运载车处,绑定该运载车对应的分拣波次,同时在每一个物品分拣时进行监测记录当前物品的重量,通过工作机械臂放入到运载车内,并使运载车的重量传感器进行检测,将数据传输到后台系统叠加计算单个物品的重量信息,根据对应运载车的信息,实时记录到后台系统中该运载车所载货物的数据表,实时生成的数据表信息远程传输到该运载车的显示统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分拣完毕后根据获取的物品信息,后台系统计算出该运载车内的物品的总重量,根据后台系统判断运载车内的物品重量是否在叠加计算的物品重量的范围之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对比的数据相同,后台系统显示该运载车物品正常,并将数据再次远程传输到运载车的控制系统显示在显示屏上,然后根据后台系统设定的规划路线控制行驶到对应的存放库,并通过位置传感器实时监测到该运载车的位置信息,行驶到规划的终点,等待工作人员提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对比的数量信息和后台记录信息不同,或重量信息超出或少于后台记录的信息范围之内,后台系统控制该运载车按规划的路线行驶到指定的分拣口,由工作机械臂捡回到分拣口重复分拣,捡回完毕后,通过安装在运载车内的摄像设备检测到无物品,控制该运载车返回到工作区待定,并解除本次分拣波次信息和清空运载车本次的物品数据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中,感应器为速度传感器,一旦运输车因故障停止移动,可由这个速度传感器进行监测并发出警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90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