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BD的数控加工工序模型的创建与标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88955.0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9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董路平;任子书;杨大平;付刚;张万春;裴利程;文远华;丁全喜;于建萍;郎敬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9/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既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59 | 代理人: | 李钦;杜雁春 |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bd 数控 加工 工序 模型 创建 标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BD的数控加工工序模型的创建与标注方法,该方法包括启动三维软件,根据零件特征选择逆向柔性建模或正向工序族表方式创建三维工序模型;对三维工序模型添加三维标注和NC原点信息,输出三维作业指导卡。本发明针对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工序模型的创建方式、标注形式及在车间作业指导卡上的相关展现方式,完善了工序模型的创建原则和内容事项,具体化地展示了基于MBD的工序模型的三维标注组合视图展现方式,对复杂特征零件提供了一种可以多种方式结合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过程中工序模型的创建与标注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BD的数控加工工序模型的创建与标注方法。
背景技术
2003年,美国制定了数字化相关标准“ASME Y14.41-2003”,并将其作为三维设计制造的依据。200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标准草案“ISO 16792-2006”,成为了欧亚地区数字化设计制造的标准文件。2009年,我国发布了《GB/T 24734-2009技术产品文件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国家标准。MBD技术指的是在所加工的产品三维模型中,表达了关于尺寸、公差、标注、技术要求等特征信息的数字描述方式,以MBD模型作为实践设计制造一体化的方向业已成为完善产品设计的趋势之一。近年来,在技术实践过程中,波音、空客等公司将MBD技术运用在了产品的研制过程中,并取得了一定效益,相比而言,国内制造企业的研究领域还较局限,基于不同系统平台的数字化标准也在不断完善。
在数控加工过程中,产品模型分为设计模型、工艺模型和工序模型,工序模型往往在尺寸标注的处理方面设计不合理,由此导致工艺设计人员凭借经验在工序模型上进行标注,需关注和处理的信息量大,效率低下,出错率高。
设计模型是设计部门下发的受控的三维特征模型,一般含技术要求等信息,工艺模型是工艺人员充分考虑加工工艺要求,为使加工结束的产品满足设计标准,对设计模型做一定调整后生成的模型。工序模型是基于设计模型创建或对毛坯进行材料去除后生成的模型,能清晰的表达产品各工序加工结束后几何模型、标注信息、技术要求等的集合,可供工序检验、指导工人装夹的信息模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BD的数控加工工序模型的创建与标注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MBD的数控加工工序模型的创建与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三维软件,根据零件特征选择逆向柔性建模或正向工序族表方式创建三维工序模型;
对三维工序模型添加三维标注和NC原点信息,输出三维作业指导卡。
进一步地,所述三维工序模型创建前对加工过程机械牛仿真和优化以固化工艺过程,并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选择逆向柔性建模或正向工序族表创建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三维工序模型创建方法包括:
按照工序内容要求从毛坯状态依次建立各工序特征;
生成统一族表模型,并通过在族表中选择不同的去除特征生成三维工序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逆向柔性建模方式具体为:
在设计模型的基础上,按逆工序顺序的方式进行增材料,并通过柔性建模预留零件余量和添加特征,通过着色面区别加工面。
进一步地,所述正向工序族表建模方式具体为:
在毛坯模型的基础上,按加工顺序进行减材料,设计数控工序和工步,并自动生成相应的材料去除,通过创建工序族表的方式完成三维工序模型的创建。
进一步地,所述三维标注包括:
对三维工序模型的基本尺寸标注、形位公差标注、表面粗糙度标注及其他标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89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