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广谱荧光底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7973.7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7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葛广波;周启航;张凤;涂东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21/14 | 分类号: | C07D221/14;C09K11/06;C12Q1/4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广谱 荧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广谱荧光底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为卤代苯乙基‑4‑羟基‑1,8‑萘酰亚胺衍生物。该类底物可被多种UGT酶催化生成相应的单葡萄糖醛酸产物,且产物可在360nm荧光激发条件下产生明亮的荧光发射信号。以该类广谱荧光底物,以重组表达的UGT酶为酶源,可同步实现待测化合物对十种人源UGT酶的抑制/激活能力的筛选与评价。广谱荧光底物及其荧光产物的检测可借助液相‑荧光检测系统(LC‑FD)及荧光微孔板检测体系,具有检测通量高、操作简便、廉价高效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广谱荧光底物,尤其涉及一种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的广谱荧光底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UGT酶抑制剂/激活剂筛选与评价中的应用,以及在高通量筛选及评价UGT酶抑制剂/激活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超家族是机体内重要的Ⅱ相代谢酶,其通过催化化合物与辅因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DPGA)结合,从而增加底物的亲水性,使化合物能更有效地从尿液或胆汁中排出体外,这是机体的一个重要的解毒过程。哺乳动物的UGT可分为4个家族:UGT1,UGT2,UGT3和UGT8。其中参与药物结合代谢的多为UGT1A和UGT2B亚家族的成员。
作为机体最重要的II相代谢酶,UGT酶在各种异源生物(如治疗药物及其Ⅰ相代谢产物,食品化学成分或环境毒素)的代谢清除和解毒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除异源物代谢外,UGT酶还参与许多内源性物质(如胆红素,类固醇和胆汁酸)的葡萄糖醛酸化代谢。当UGT酶出现功能障碍或被强效抑制后则可能会引发内源物代谢障碍及药物/草药相互作用(DDI/HDI),给人类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反之,部分UGT酶(如UGT1A1)的激活剂可加速胆红素等毒物的代谢清除,进而缓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因此,业界一直期望能开发出UGT酶抑制剂/激活剂的高效筛选与评价方法。
由于UGT酶氨基酸序列的高度一致导致其底物谱高度重叠,因此UGT酶的特异性探针底物报道极少。到目前为止,仅有少数UGT亚型酶(包括UGT1A1,UGT1A4,UGT1A9和UGT2B7)具有公认的特异性底物。而对于其他UGT亚型酶的活性检测,只能依靠传统非荧光底物4-甲基伞形酮(4-MU),其检测通量低,样本前处理及检测过程操作繁琐复杂,无法同步开展目标物对多种UGT亚型酶抑制/激活能力的规模化筛选与评价。因此,设计研发UGT酶广谱型荧光探针底物及其匹配的UGT抑制剂/激活剂高通量筛选与评价方法对于UGT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的广谱荧光底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UGT酶抑制剂/激活剂筛选与评价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出一种广谱荧光底物,该广谱荧光底物为具有如下结构通式(Ⅰ)的卤代苯乙基-4-羟基1,8-萘酰亚胺衍生物中的一种:
其中,R1选自F、Cl、Br或CF3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广谱荧光底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⑴将4-溴-1、8-萘酸酐和苯乙胺衍生物在乙醇中溶解混匀,反应并回流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倒入冰水中,分离出沉淀物,用水洗涤、干燥;
其中,4-溴-1、8-萘酸酐和苯乙胺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1.2;
其中,步骤⑴所述的苯乙胺衍生物为对氟苯乙胺、对溴苯乙胺、对氯苯乙胺和对三氟甲基苯乙胺中的一种;
⑵将步骤⑴所得产物和碳酸钾在甲醇中混合回流10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浓盐酸将pH值调节至1-2,过滤沉淀物,用水洗涤并干燥;
其中,步骤⑴所得产物和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79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