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的双用途拉手和系紧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3572.4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德拉甘·B·斯托伊科维奇;约书亚·雅各布·格雷蒙;约翰·科米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08 | 分类号: | B60P7/08;B60N3/02;B62D33/023;B62D33/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宋薇薇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辆 用途 拉手 系紧 支架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双用途拉手和系紧支架”。一种示例车辆包括车身面板,其限定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部件,其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所述凹部中。此外,所述部件提供系紧支架,其被配置为附接到系紧件;以及拉手,其被配置为由用户的手抓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双用途拉手和系紧支架。
背景技术
用户通常在皮卡车的车厢中的载货平板(“货厢”)上运输货物,并且使用系紧件(诸如系紧带)固定货物。用户还经常从车厢的侧面装载或卸载货物,而不是使用后挡板。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方面的一种机动车辆除了其他之外还包括车身面板,所述车身面板限定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部件,其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所述凹部中。所述部件提供系紧支架,所述系紧支架被配置为附接到系紧件;以及拉手,所述拉手被配置为由用户的手抓住。
在前述机动车辆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部件包括杆。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任一个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杆包括第一竖直支腿、第二竖直支腿和在所述第一竖直支腿和所述第二竖直支腿之间延伸的U形区段。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任一个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U形区段的上表面位于由所述车身面板的上壁限定的平面的下方。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任一个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U形区段包括第一横向支腿和第二横向支腿,以及纵向支腿,所述第一横向支腿和所述第二横向支腿在垂直于所述第一竖直支腿和所述第二竖直支腿的方向上延伸,以及所述纵向支腿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横向支腿和所述第二横向支腿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一横向支腿和所述第二横向支腿之间延伸。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任一个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向支腿和所述第二横向支腿经由所述杆中的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连接到相应的第一竖直支腿和第二竖直支腿,以及所述纵向支腿由所述杆中的相应的第三弯曲部和第四弯曲部连接到所述第一横向支腿和所述第二横向支腿。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任一个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车身面板是所述机动车辆的车厢的外部车身面板,并且所述车厢还包括限定所述凹部的一部分的内部车身面板。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任一个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包括第一竖直支架和第二竖直支架,所述第一竖直支架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架将相应的第一竖直支腿和第二竖直支腿连接到所述内部车身面板;以及第一横向支架和第二横向支架,所述第一横向支架和所述第二横向支架将相应的第一横向支腿和第二横向支腿连接到所述外部车身面板。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任一个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直支架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架焊接到所述第一竖直支腿和所述第二竖直支腿中相应的一个并且铆接到所述内部车身面板,以及所述第一横向支架和所述第二横向支架焊接到所述第一横向支腿和所述第二横向支腿中相应的一个并且栓接到所述外部车身面板。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任一个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直支架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架至少焊接到所述第一竖直支腿和所述第二竖直支腿中所述相应一个的横向外表面,以及所述第一横向支架和所述第二横向支架至少焊接到所述第一横向支腿和所述第二横向支腿中所述相应一个的下表面。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任一个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直支架和所述第二竖直支架各自包括通道;第一面板附接壁和第二面板附接壁,所述第一面板附接壁和所述第二面板附接壁在所述通道的相对侧上并且被配置为直接接触所述内部车身面板;通道基座,所述通道基座位于与所述第一面板附接壁和所述第二面板附接壁平行的平面中并且限定所述通道的一部分;以及第一通道侧壁和第二通道侧壁,所述第一通道侧壁和所述第二通道侧壁将所述第一面板附接壁和所述第二面板附接壁连接到所述通道基座并且限定所述通道的相对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35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