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丁基胶塞的质量评价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383522.6 申请日: 2020-11-30
公开(公告)号: CN112505184B 公开(公告)日: 2022-07-08
发明(设计)人: 崇小萌;王立新;田冶;刘颖;朱俐;邹文博;张斗胜;姚尚辰;尹利辉;许明哲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G01N30/86;G01N30/06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乔凤杰
地址: 102629***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注射 头孢 曲松 丁基 质量 评价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胶塞的质量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丁基胶塞的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中的挥发性成分,以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和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作为引起头孢曲松钠混浊的待测目标物,通过检测上述待测目标物的浓度来判断丁基胶塞的质量。本发明的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在较少的步骤下即可实现较为准确地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塞的质量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质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注射剂药品,药用丁基胶塞是必需的密封材料之一,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入多种配合剂包括硫化剂、硫化促进剂、抗氧剂、填充剂、防焦剂、活性剂及润滑剂,且要经过硫化、清洗等过程才能生产出具有良好理化性质的产品。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胶塞中的配合剂可能析出,析出物与药物接触可能会影响药品质量并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风险。

头孢曲松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国家基本药物,其注射用粉针剂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目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突出质量问题为“溶液的澄清度”检查项不符合规定,表现为在贮存过程中药品溶解时逐渐变浑浊。对引起澄清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分析揭示,药物与西林瓶密封用胶塞的相容性,特别是与胶塞中特定析出物的相互作用是影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溶液澄清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为实现对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丁基胶塞质量进行控制的目的,我们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胶塞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将药品溶液浊度值与挥发性成分含量进行关联,建立了胶塞质量控制的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对头孢曲松钠用胶塞的质量的理想的评价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头孢曲松钠用胶塞的质量评价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中的挥发性成分,以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和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作为引起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溶液浑浊的待测目标物;通过检测上述待测目标物的浓度来判断丁基胶塞的质量是否达标。

丁基胶塞中有多种挥发物,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上述几种物质是引起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溶液浑浊的主要成分,本发明选择以上述几种物质为特征目标物来判断丁基胶塞的质量。

优选的,以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和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引起的头孢曲松钠的浊度与1号浊度液的浊度相同时的浓度作为标准值;若待测丁基胶塞中上述待测目标物的浓度大于标准值,则该丁基胶塞不达标,否则,该丁基胶塞达标。

优选的,以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十甲基环五硅氧烷的浓度之和,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的浓度以及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和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的总浓度作为待测指标。研究发现,单一硅氧烷浓度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溶液浊度关系不明显,影响其浊度的原因是多种挥发性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对影响浊度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共同控制,结果会更为准确。进一步发现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十甲基环五硅氧烷的浓度之和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溶液浊度呈线性关系,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的浓度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溶液浊度呈线性关系,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和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的总浓度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溶液浊度呈线性关系,选择上述指标作为待测指标,可较为准确地对丁基胶塞中挥发性成分对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溶液浊度的影响进行评价。

优选的,通过判断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十甲基环五硅氧烷的总峰面积、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的峰面积以及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与的总峰面积是否达标来判断浓度是否达标。因各企业丁基胶塞的生产工艺不同,胶塞大小、重量以及所包含的成分均不同,对于挥发性成分很难量化浓度的大小,因此以峰面积进行比较。

优选的,选择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某一浓度作为标准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未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35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