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热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气溶胶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3406.4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1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杜昊;胡练球;汪泉;张宁;李青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3/00 | 分类号: | B01J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赵胜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组件 及其 组装 方法 气溶胶 发生 装置 | ||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内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其两端的腔体;
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为通电整体发热结构,所述发热体的下端从所述基座的一端延伸进入所述腔体且不超过所述基座的另一端,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腔体内的部分连接有引脚,并通过填充进所述腔体内的绝缘物质实现与所述基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物质为热固性聚合物、环氧树脂、硅树脂或玻璃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整体由导电陶瓷材料制成或由多层导电层和多层绝缘层间隔叠设并一体烧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上小下大且相互连通的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腔体内的部分形成有由所述上收容腔限定其收容于所述下收容腔内的连接部,所述引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内均填充有所述绝缘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主体和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主体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凸起止挡于所述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之间所形成的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收容腔的形状与所述主体的形状匹配,所述下收容腔为可容纳所述凸起和所述连接部的圆柱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设有贯通其正面和背面的贯通槽,且所述贯通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另一端靠近所述发热体的上端,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在位于所述贯通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连接部,且两个所述连接部上所连接的所述引脚极性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内填充有绝缘物质,且所述贯通槽内填充的绝缘物质和所述腔体内填充的绝缘物质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引脚通过穿设于所述连接孔挂接在所述发热体上,并通过银浆焊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缺口,所述引脚缠绕在所述连接缺口上并通过银浆焊接固定。
11.一种发热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基座、发热体、绝缘物质以及引脚,所述基座内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其两端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上小下大且相互连通的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所述发热体为通电整体发热结构,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形成有由所述上收容腔限定其收容于所述下收容腔内的连接部;
所述发热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引脚固定连接在所述发热体的连接部上;
将所述发热体的上端依次从所述下收容腔和上收容腔中穿出,以使连接有所述引脚的连接部完全收容于所述下收容腔中定位;
使用熔融的所述绝缘物质对所述上收容腔和所述下收容腔进行填充,待所述绝缘物质冷却凝固后即可将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基座相互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热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设有贯通其正面和背面的贯通槽,且所述贯通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另一端靠近所述发热体的上端,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在位于所述贯通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连接部;
所述组装方法在使用所述绝缘物质对所述上收容腔和所述下收容腔进行填充的同时也对所述贯通槽进行一体填充。
13.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板、供电电源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供电电源以及所述发热组件的所述发热体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34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