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屋顶形混合单元塑料胶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2201.4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1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28 | 分类号: | C08L23/28;C08L9/06;C08L61/06;C08K13/02;C08K3/26;C08K3/04;F16L11/04;B29D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 |
地址: | 2012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顶 混合 单元 塑料 胶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顶形混合单元塑料胶管及其制备方法,将基丙烯酸铝‑锆偶联剂和稀土偶联剂作为偶联剂使用,能够从分子结构角度将氯化聚乙烯和丁苯橡胶进行稳定可靠交联,从基础层面优化了氯化聚乙烯塑料管材的结构,全面提高了氯化聚乙烯塑料管材的弹塑性、韧性和耐温性能,增塑剂采用苯二甲酸二辛酯和环氧大豆油混合物,温度敏感性低,彼此相容性好,容易在混合物料中形成油膜似的网状结构,在造粒成型过程中与交联网络结构和固化网络结构相互交错,并在纳米碳酸钙立体骨架作用下向立体状发展,对塑料的增速效果明显,而且提升塑料的抗拉强度,使塑料在低温下的抗脆性能增强,提升塑料管的耐寒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屋顶形混合单元塑料胶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管材与传统的铸铁管、镀锌钢管、水泥管等管道相比,具有节能节材、环保、轻质高强、耐腐蚀、内壁光滑不结垢、施工和维修简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城乡给排水、城市燃气、电力和光缆护套、工业流体输送、农业灌溉等建筑业、市政、工业和农业领域。目前主要的塑料管材有UPVC排水管、UPVC给水管、铝塑复合管、聚乙烯(PE)给水管材、聚丙烯PPR热水管等。
如专利申请号(CN201810381754.4)公开了一种PVC塑料管材及制备方法,包括PVC树脂、酚醛树脂、改性液体、丁腈橡胶、碳化硅纤维、芳纶纤维、贝壳粉、纳米碳酸钙、增塑剂、偶联剂、改性助剂、加工助剂和稳定剂份,该专利对PVC管材分子结构骨架的改性程度有限,PVC管材的强化效果容易受到加工环境及方法的制约和影响,现有的塑料胶管在制备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塑料胶管在制备过程中对于制备原料的处理通常是将所有的原料同时放入混炼机中进行混合搅拌,由于原料的混合过程中混合温度的差异性,导致混炼机中的原料混合不够均匀,原料的分散性差,导致塑料胶管挤出质量差,
2、现有的混炼机通常是立式混炼机或者卧式混炼机,不仅混合时间长,且混合成本高,同时在混合过程中存在混合死角影响原料的混合质量,并且原料混合后存在出料难等问题;
3、现有的塑料胶管由于强度、韧性、抗氧化性等物理化学性能上较差,导致塑料胶管容易出现老化,变形、破裂等问题,增大了塑胶胶管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形混合单元塑料胶管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屋顶形混合单元塑料胶管,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氯化聚乙烯80-90份、丁苯橡胶15-20份、酚醛树脂15-20份、抗氧化剂3-5份、增塑剂4-6份、偶联剂8-12份、碳纳米管5-10份、纳米碳酸钙15-20份、稳定剂1-3份;
该塑料胶管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将氯化聚乙烯原料导入V型混合设备的V型混合腔,通过热风机经送风管道向V型混合腔内输送热气流使V型混合腔的内部温度加热至55-65℃,通过转动电机经减速器驱动主动轮进行转动,使主动轮经齿轮带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从而使从动轮驱动固定轴二以30-50r/min的转速进行转动,使V型混合腔对氯化聚乙烯进行混炼,且混炼时间为30-50分钟,且在V型混合腔对氯化聚乙烯原料混炼过程中,搅拌电机驱动搅拌轴带动C型搅拌叶对V型混合腔内部氯化聚乙烯原料以80-100r/min的转速不停机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欧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22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能器用金属波纹管
- 下一篇:一种利用潮汐能和高低势能带动的发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