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用户同步检测的3D体态检测分析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0313.6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1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基玉;胡荣海;白定群;宋虹孝;张天喜;李刚;彭鞘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优乃特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G06K9/62;G16H50/20;G06N3/04;G06N3/08;A61B5/11;G01C21/00;G01C21/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建桥工业***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用户 同步 检测 体态 分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体态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多用户同步检测的3D体态检测分析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采集机器人、中心控制器以及显示器,中心控制器与采集机器人以及显示器均数据连接;中心控制器包括:体态数据提取模块,用于识别人体骨骼数据;用户分析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构建每个用户的用户体态数据;辅助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构建辅助人员体态数据;数据分析模块,根据每一位用户的用户体态数据以及对应的辅助人员体态数据生成体态分析结果。本申请的基于多用户同步检测的3D体态检测分析系统及方法,能够对多个用户进行同步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并能够对辅助人员进行同步采集和分析,利用辅助人员的信息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态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用户同步检测的3D体态检测分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体态可以反应人体的健康状况,对人体体态的分析可以判断人体各部分肌肉、关节等的健康状态或康复情况,为康复诊疗、运动健身、效果评定、辅具选择等提供依据。
步态分析是人体体态分析中最常见的一种分析方式,通过现代测量技术对人类行走时身体各部分,特别是下肢的运动和受力情况进行动态的量化分析,步态分析可用于一般正常人的行进间步态周期的动作解析,更常见于临床上对步行功能进行系统评价的有效手段,是康复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中风后指导康复治疗和康复评估)。
传统的步态分析由医务人员通过目测的方法观察病人的行走过程,然后根据所得印象或按照一定观察项目逐项评价的结果,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得出初步分析结论。但这种方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步态分析借助辅助设备进行记录和分析,现有的一些方式是通过设置跑步机和摄像机,让用户在跑步机上行走,由摄像机进行体态数据的采集。这种方式下,每次仅能够对一个用户进行检测,检测效率低,并且无法处理需要他人辅助行走的情况,如待分析的用户需要在他人搀扶下才能行走的情况下,现有的分析系统和分析方式无法进行有效或准确的分析处理。同时现有的方式对摄像头的数量、拍摄质量、分辨率均有较高要求,存在成本高、数据处理量大、检测不准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基于多用户同步检测的3D体态检测分析系统及方法,能够对多个用户进行同步检测,效率高;并能够对辅助人员进行同步采集和分析,利用辅助人员的信息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设置采集机器人,可以灵活的对用户体态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采集,可以提高设备部署的灵活度,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降低部署成本。
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多用户同步检测的3D体态检测分析系统,包括采集机器人、中心控制器以及显示器,所述中心控制器与采集机器人以及显示器均数据连接;
所述采集机器人用于采集场景内目标人员的行走体态数据;所述目标人员包括至少一个用户以及若干辅助人员;
所述中心控制器包括:
机器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采集机器人移动并采集目标人员的行走体态数据;
体态数据提取模块,用于根据采集机器人采集的用户和辅助人员的行走体态数据识别人体骨骼数据;
用户分析数据生成模块,根据用户的人体骨骼数据构建每个用户的用户体态数据;
辅助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用户对应的辅助人员的人体骨骼数据构建辅助人员体态数据;
数据分析模块,根据每一位用户的用户体态数据以及对应的辅助人员体态数据生成体态分析结果;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用户体态数据、辅助人员体态数据以及体态分析结果。
进一步,所述中心控制器还包括:人员类型识别模块,所述人员类型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目标人员的行走体态数据识别目标人员的类型,所述类型包括用户和辅助人员两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优乃特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优乃特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0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