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识别的水下生态监测船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380171.3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5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周良;杨紫涵;马浩睿;马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雷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1/12;G01K13/00;G01N3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识别 水下 生态 监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识别的水下生态监测船,通过本发明设置的机器船体、绞盘、绞盘驱动马达、数据电缆、摄像传感器吊、船载人工智能计算机、马达驱动器、温度传感器、酸碱度传感器、摄像头,可以快速的识别出水下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进行大数据采集和存储分析,从而让水体生态的监测更加科学,有据可依;再者通过设置的智能微调机构,可以对检测摄像头的探测方向进行调整,在保证转向方便、快捷的前提下,能够对其观察视野进行微调,进而能够提高水下生态探测工作的灵活度和精确性,使得水下探测工作更加高效,进而提高水下生态探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识别的水下生态监测船。
背景技术
3D打印(3D printing,又称增材制造、积层制造)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该技术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提出;3D打印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对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组合产生深刻影响,是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这打印技术称为3D立体打印技术。
对于水体生态监测不仅仅是水质的监测,水下生态的状况更能反映出当前环境的整体质量,如何高效的监测一个水体环境所包含鱼虾贝蟹等动物和水下植物的种类识别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并且现有技术下对于水体生态监测的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识别的水下生态监测船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识别的水下生态监测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识别的水下生态监测船,包括机器船体、绞盘、绞盘驱动马达、数据电缆、摄像传感器吊、船载人工智能计算机、马达驱动器、温度传感器、酸碱度传感器、摄像头和智能微调机构;
所述机器船体上设置有绞盘,绞盘中设置有绞盘,并且绞盘上缠绕设置有数据电缆,数据电缆的一端设置有摄像传感器吊,船载人工智能计算机设置在机器船体上,并且机器船体的尾端设置有马达驱动器;
所述摄像传感器吊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酸碱度传感器,摄像传感器吊的前端设置有摄像头,绞盘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连接设置有智能微调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雷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雷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0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弧形板加工固定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