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古油藏的定量评价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6580.6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9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宋泽章;罗冰;曾庆才;柳广弟;姜福杰;姜仁;赵珺仪;阿比德·阿不拉;杨岱林;王云龙;田兴旺;李强;臧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G06F30/20;G06F1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丽丽;姚亮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层 碳酸盐 油藏 定量 评价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古油藏的定量评价方法,其中,该定量评价方法包括:
根据密度测井资料、原状地层电阻率测井资料、冲洗带电阻率测井资料、声波测井资料、中子测井资料,建立多矿物反演体积模型的测井响应方程;
根据所述多矿物反演体积模型的测井响应方程确定固态沥青的含量;
以所述固态沥青的含量确定古油藏孔隙度、古油藏固态沥青下限、单井古油藏累计油层厚度,识别古油藏底界深度,基于古油层厚度变化趋势、目的层沉积微相展布,确定古油藏的边界和储量,完成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古油藏的定量评价;
其中,以2.5%作为古油藏孔隙度下限标准,并以古油藏形成时原始含油饱和度So=70%作为古油藏含油饱和度下限标准,对古油藏进行识别,获得古油藏的固态沥青下限-固态沥青含量占古油藏孔隙度的25.641%;其中,古油藏的固态沥青下限通过下述公式确定得到:
由此可知,
式中,Boi为古油藏含油饱和度;为固态沥青含量;为现今孔隙度;为古油藏孔隙度;
以所述古油藏固态沥青下限对单井纵向上的油层进行识别,大于固态沥青下限的为古油藏,确定单井古油藏累计油层厚度和古油藏底界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评价方法,其中,所述建立多矿物反演体积模型的测井响应方程时,包括:
建立多矿物反演体积模型;
根据所述多矿物反演体积模型,建立多矿物反演体积模型的测井响应方程;
所述多矿物反演体积模型,是以白云石、方解石、固态沥青、石英作为基质,以地层水、天然气为孔隙;
所述多矿物反演体积模型的测井响应方程具有如下通用形式:
测井响应=∑Vi×Ri;
其中:Vi为某种组分的体积百分数,%;
Ri为该组分体积为100%时的测井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评价方法,其中,所述多矿物反演体积模型的测井响应方程,包括:
RE(DEN)=DENDOLVDOL+DENCALVCAL+DENQtzVQtz+DENBitumenVBitumen+DENφΦ
RE(RT)=RTDOLVDOL+RTCALVCAL+RTQtzVQtz+RTBitumenVBitumen+RTφΦ
RE(Rxo)=RxoDOLVDOL+RxoCALVCAL+RxoQtzVQtz+RxoBitumenVBitumen+RxoφΦ
RE(CNL)=CNLDOLVDOL+CNLCALVCAL+CNLQtzVQtz+CNLBitumenVBitumen+CNLφΦ
1=VDOL+VCAL+VQtz+VBitumen+Φ
Vj0,j=1,2,…,5
其中,DEN为补偿密度测井,g/cm3;
RT为原状地层电阻率,Ω·m;
Rxo为冲洗带地层电阻率,Ω·m
AC为补偿声波时差,μs/ft;
CNL为补偿中子测井,v/v或%;
Φ为有效孔隙度,%;
V为体积百分比,%;
DOL代表白云石,CAL代表方解石,Qtz代表石英,Bitumen代表沥青,Φ代表孔隙;
RE(DEN)为重建的补偿密度测井,g/cm3;
RE(RT)为重建的原状地层电阻率,Ω·m;
RE(Rxo)为重建的冲洗带地层电阻率,Ω·m
RE(AC)为重建的补偿声波时差,μs/ft;
RE(CNL)为重建的补偿中子测井,v/v或%;
RE(Φ)为重建的有效孔隙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65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