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圈马达侧面冲击限位缓冲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75055.2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0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范一帆;王万军;吴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孙奇 |
| 地址: | 124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达 侧面 冲击 限位 缓冲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圈马达侧面冲击限位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下弹片、磁铁、外壳、载体、上弹片、上垫片;所述底座固定在外壳的底部,外壳和底座构成供载体活动的空间;上弹片内边框固定在载体上面,下弹片内边框固定在载体下面;上垫片固定在外壳上部内表面;上弹片外边框与上垫片固定连接,下弹片外边框与底座固定连接;上弹片和下弹片使载体在外壳和底座内部悬空布置;在外壳内壁上安装磁铁,磁铁非接触式布置在载体外围。在外壳与载体之间设有缓冲结构。本发明通过缓冲结构、凸出结构起到缓冲作用,可有效避免载体塑胶起屑产生。
技术领域
本结构涉及音圈马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圈马达侧面冲击限位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的特点。其主要原理是在一个永久磁场内,通过改变马达内的电流大小,来控制弹片的拉伸位置,从而带动镜头上下运动。在可靠性侧面冲击限位时会造成载体塑胶起屑,起屑产生的碎屑掉落在IR玻璃片上,会严重影响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音圈马达在可靠性冲击载体塑胶起屑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设置缓冲层的方式缓解载体冲击力,避免塑胶起屑的音圈马达侧面冲击限位缓冲结构。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音圈马达侧面冲击限位缓冲结构,包括底座、下弹片、磁铁、外壳、载体、上弹片、上垫片;所述底座固定在外壳的底部,外壳和底座构成供载体活动的空间;上弹片内边框固定在载体上面,下弹片内边框固定在载体下面;上垫片外边框固定在外壳上部内表面;上弹片外边框与上垫片固定连接,下弹片外边框与底座固定连接;上弹片和下弹片使载体在外壳和底座内部悬空布置;在外壳内壁上安装磁铁,磁铁非接触式布置在载体外围;磁铁为载体移动提供动力;在外壳与载体之间设有缓冲结构。
优选的,在磁铁表面上设有缓冲层。
优选的,缓冲层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优选的,缓冲层为直接粘贴缓冲片或者喷涂软胶;缓冲层为全覆盖磁铁,或者冲击面积对应位置覆盖磁铁。
优选的,在载体侧面设有缓冲结构。
优选的,载体侧面开设多个溶胶槽,在每个溶胶槽内点胶,胶块固化后高于载体,载体通过胶块冲击到磁铁上,起到缓冲作用。
优选的,上垫片设置有凸出结构,凸出结构高于磁铁;载体冲击到凸出结构上,起到缓冲作用。
优选的,凸出结构采用塑胶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缓冲结构设置简单,操作便捷;缓冲效果良好,可有效避免塑胶起屑;缓冲方案可以组合使用,增强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音圈马达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磁铁缓冲层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磁铁设置缓冲层与载体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载体侧面设有缓冲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载体设置缓冲与磁铁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上垫片凸出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上垫片与磁铁及载体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面”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5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捕鼠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塑件硬度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