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手工蚕丝绵长纤整张拉伸设备及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372755.6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永清 |
| 主分类号: | D04H3/015 | 分类号: | D04H3/015;D01B7/00;D06C3/08;B68G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五***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工 蚕丝 绵长 纤整张 拉伸 设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手工蚕丝绵长纤整张拉伸制被工艺,包括选茧、煮茧、漂洗、拨茧与上绵、扩绵、干燥、铺绵及电动锁边工艺;通过配合本次专利发明的丝绵拉伸设备,能够纯手工绵做成不同大小被子所需丝绵的长度,解决了现有纯手工蚕丝被拼接,厚薄不匀,易错位变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蚕丝被加工工艺,具体设计一种蚕丝绵长纤整张拉伸设备及工艺。
背景技术
蚕丝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撤消外力后可轻松恢复原状,内胎不结饼,不发闷,不缩拢,均匀柔和,可永久免翻使用。蚕丝被,采用上等的蚕丝,以新颖的纤陌结构,使水汽自由流通。加上蚕丝本身特有的透气、透湿性能,使蚕丝被感觉更加滑,爽不温,温而不燥。桑蚕丝主要由动物蛋白组成,富含十八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能促进皮肤细胞活力,防血管硬化,长期使用可防皮肤衰老,对某些皮肤病有特殊的止痒效果,对关节炎,肩周炎,哮喘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素有“人体第二肌肤”、“纤维皇后”之美誉。
然而,当今用于制作纯手工蚕丝被的绵口袋都做得较小,通常只有50cm左右,在制被拉伸过程中,人工无法实现整张拉伸,蚕丝容易断裂,不能实现整张铺丝;因此,现有的纯手工蚕丝被,均采用拼接而成,容易产生厚薄不均,错位变形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整张铺丝,通过纯手工绵做成不同大小被子所需丝绵的长度,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现有纯手工蚕丝被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纯手工蚕丝绵长纤整张拉伸制被工艺,包括选茧、煮茧、漂洗、拨茧与上绵、扩绵、干燥、铺绵及锁边;
选茧,选取丝长超过1200m的双宫茧,正茧作为原材料,将选好的蚕茧装入干燥保鲜袋内,放置于常温状态下备用;
煮茧,首先采用食用碱与纯净水按照重量份比例为1~2:100进行配合,将ph值控制在8~11,将混合好之后的水取两份放置于常温状态下备用;先用其中一份混合水将蚕茧煮茧不低于30min,期间进行恒温控制,间断性翻滚、搅拌蚕茧,温度控制为100℃;再将另一份混合水进行加热,使其温度介于50~70℃,再将上述蚕茧放入混合水中,放置~30min进行温差渗透;最后将进行过渗透的蚕茧重复进行上述煮茧工艺;重复次数根据温度进行调整,最后达到茧层渗润的目的;期间,外界温度则是决定煮茧次数的因素,其中,温度介于0~18℃进行至少4次,18~26℃进行2~3次,超过26℃进行1~2次。整个过程需要超过3个小时,因为煮茧很重要,既能拨茧,上绵,又不至于煮坏茧丝,保持茧丝强度,对于扩绵和蚕丝被的使用寿命很重要;
漂洗,先用清水将蚕茧冲洗干净,保证残留液清澈;将冲洗好的蚕茧通过食用白醋与纯净水混合浸泡3-4次,其中食用白醋与水用量按照1kg蚕茧使用食用白醋20~30ml,水10L的比例进行浸泡,将ph值控制在6.5~7,浸泡完毕后,再次通过清水进行冲洗;
拨茧与上绵,蚕茧单个进行拉伸,去掉茧粑和黑痣,上绵厚薄要均匀,层层对齐,一个茧一个茧上,不能拉断蚕丝,确保拉伸均匀,制成丝绵袋;
扩绵,将做好的丝绵袋套接于拉伸设备上,扩绵过程中,需要在水中进行扩绵,其中水温度不超过60℃,扩绵采用双向平行拉伸方式进行;
干燥:将扩好的绵进行自然晾干,备用;
铺绵:将晾干的绵进行人工铺绵,采用层层叠加十字交叉的方式进行网状铺绵制成蚕丝被,根据蚕丝被不同重量,一床蚕丝被约需铺数千层绵,此过程中通过不同尺寸要求进行拉伸;
锁边:将铺垫好的蚕丝被丝绵用压条板沿蚕丝被边沿把蚕丝被边压在操作平台上,用卡簧卡住压条板,使蚕丝固定不移动,用电动锁边机对被压条板压住的蚕丝被边缘进行旋转锁封。
优选的,所述煮茧重复次数为两次,煮茧时间为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永清,未经罗永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27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防撞橡胶的发动机悬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煤矿巷道内电缆放线装置





